疾病
固定性斜视(strabismus fixus)是指单眼或双眼被固定在某一位置上,不能向其他方向转动的一种特殊斜视,与广泛纤维化综合征属于同一类型,但病变仅限于1组拮抗肌。临床上固定性斜视较少见,固定性...
2013-05-15查看详情
圆形糠疹(pityriasis Rotunda)又称连圈状糠秕疹(pityriasis circinata),为正圆或椭圆形褐色或淡褐色境界明显的轻度角化性鳞屑斑,好发于躯干,自觉症状轻微。
2013-05-15查看详情
圆锥角膜(keratoconus)是一种以角膜扩张为特征,致角膜中央部向前凸出呈圆锥形及产生高度不规则近视散光和不同视力损害的原发性角膜变性疾病。其可以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可以是多种综合征的组成部分。...
2013-05-15查看详情
土肥对称性肢端色素沉着症(symmetrical acropigmentation of Dohi)为对称性散布于手、足背的雀斑样色素沉着及色素减退斑。
2013-05-15查看详情
圣路易斯型脑炎(St Louis encephalitis)是由圣路易斯型脑炎病毒引起的,经蚊媒介传播的人畜共患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2013-05-15查看详情
地图舌(geographic tongu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良性、慢性、浅表性、剥脱性局限性舌炎,可能为常染色显性遗传,属中医药斑舌范畴,多因阴虚,虚火上升所致。与沟纹舌相关,有时沟纹舌一些年后可发展...
2013-05-15查看详情
地方性克汀病(endemic cretinism)包括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是由碘缺乏所造成的,以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精神综合征;当该地区碘缺乏被充分纠正后,地克病或亚克汀可被防止。典型的地克病一般...
2013-05-15查看详情
地方性斑疹伤寒(endemic typhus)是由莫氏立克次体引起,通过鼠蚤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又称蚤传或鼠型斑疹伤寒。临床表现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但症状轻,病程短,预后好,病死率低。
2013-05-15查看详情
地方性斑疹伤寒(endemic typhus)是由莫氏立克次体引起,通过鼠蚤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又称蚤传或鼠型斑疹伤寒。临床表现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但症状轻,病程短,预后好,病死率低。
2013-05-15查看详情
地方性甲状腺肿(endemic goiter)是甲状腺肿的一种。甲状腺肿按地区分布可分为地方性和散发性两种。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一个地区存在特定的环境致甲状腺肿因素(主要是碘缺乏),因此,使生活在这一...
2013-05-15查看详情
地霉菌病(Geotrichosis)是一种偶见的由条件致病菌念珠地丝菌所引起。此菌为酵母样真菌,广泛分布,可寄生于土壤、蔬菜及水果上,最常波及肺及肠道。1842年由Beneff首次报道本病为一结核空洞...
2013-05-15查看详情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广泛而迅速的皮下组织和筋膜坏死为特征的软组织感染,常伴有全身中毒性休克。早在1871年美国外科医师Josepoh Jones称本病为“医院内坏疽”。1909年Fedden描述该病,称...
2013-05-15查看详情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广泛而迅速的皮下组织和筋膜坏死为特征的软组织感染,常伴有全身中毒性休克。早在1871年美国外科医师Josepoh Jones称本病为“医院内坏疽”。1909年Fedden描述该病,称...
2013-05-15查看详情
坏死性结节病样肉芽肿病(necrotic sarcoid granulomatosis,NSG)是一种原发性肺肉芽肿性疾病,其病理组织学显示融合的结节病样或上皮样肉芽肿,伴血管炎和大片坏死。1973年...
2013-05-15查看详情
坏疽性口炎(gangrenous stomatitis)为急性进行性病变,是某局部组织发生急性坏死后,合并腐败菌感染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病理过程,即组织的腐败性坏死,病变主要发生在颊部,使颊部组织形成腐肉...
2013-05-15查看详情
本病表现为破坏性、坏死性、非感染性的皮肤溃疡,临床还出现疖样结节、脓疱或出血性大疱。就早期结节红斑或脓疱,本病可归属于血管炎。触痛性的结节红斑,初为红色,以后中央变蓝色,最终形成溃疡。一个或多个水疱、...
2013-05-15查看详情
腹腔脏器或组织经坐骨大孔、小孔脱出的,称坐骨疝(sciatic hernia)。亦称臀疝(gluteal hernia)或坐骨孔疝(ischiatic hernia)。坐骨疝临床极为罕见,多发生在中年...
2013-05-15查看详情
坐骨神经由腰4,5和骶1~3神经根组成,为全身最粗大的神经,其起始处直径为15mm左右。经坐骨大孔穿出骨盆,坐骨神经一般自梨状肌下孔穿至臀部,亦有少数情况(36.21%)坐骨神经分成2股,一股穿梨状肌...
2013-05-15查看详情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与梨状肌症候群,是发生在坐骨神经自骶丛神经分开后,在走经骨纤维管道离开骨盆达臀部之前,因局部病变所引起的嵌压综合征。前者病变主要位于盆腔出口周围,而后者主要是梨状肌本身病变所致。
2013-05-15查看详情
垂体卒中(pituitary apoplexy)一词在文献中的含义是相当混乱的。有些学者认为,只要垂体内出现梗死或出血坏死,不论临床上是否有症状,都应归入垂体卒中;另一些学者则主张,只有在垂体腺瘤的基...
2013-05-15查看详情
垂体腺瘤是常见的良性颅内内分泌肿瘤。Marie于1886年首先描述肢端肥大症,1887年Minkowski论及肢端肥大症由垂体腺排列异常引起,1900年Benda认识到伴肢端肥大症的嗜酸性腺瘤并证明肿...
2013-05-15查看详情
垂体腺瘤是常见的良性颅内内分泌肿瘤。Marie于1886年首先描述肢端肥大症,1887年Minkowski论及肢端肥大症由垂体腺排列异常引起,1900年Benda认识到伴肢端肥大症的嗜酸性腺瘤并证明肿...
2013-05-15查看详情
垂体腺瘤是常见的良性颅内内分泌肿瘤。Marie于1886年首先描述肢端肥大症,1887年Minkowski论及肢端肥大症由垂体腺排列异常引起,1900年Benda认识到伴肢端肥大症的嗜酸性腺瘤并证明肿...
2013-05-15查看详情
人类埃利希体病(human ehrlichiosis)是由埃利希体(Ehrlichia)经蜱传播所引起。病原体侵犯单核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在细胞质里形成桑葚状包涵体。患者突然发病,症状酷似落基山斑点热,...
2013-05-15查看详情
埃博拉病毒病是由纤丝病毒科(filoviridae)的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患者的血液和排泄物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肌痛,出...
2013-05-15查看详情
埃及血吸虫是Bilhartz于1851年在埃及开罗首先发现的。为纪念他,将血吸虫病又称为Bilharziasis。该病流行于非洲大多数国家,根据埃及古尸木乃伊发现,本病在非洲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埃及...
2013-05-15查看详情
埃可病毒疹(ECHO virus eruption)是由ECHO病毒引起的发疹性疾病。
2013-05-15查看详情
埃布斯坦综合征又称Ebstein畸形,是指三尖瓣隔瓣和(或)后瓣偶尔连同前瓣下移附着于近心尖的右室壁上,约占先心病0.5%~1.0%。本病是一种少见疾病,1866年Ebstein首次报道。这种疾病又名...
2013-05-15查看详情
埃莱尔-当洛综合征又称弹力过度性皮肤(hyperelastia cutis)、Ehlers-Danlos综合征,是一种有遗传倾向影响结缔组织的疾病,与胶原代谢缺陷相关。患部皮肤弹力过度伸展,触摸柔软,...
2013-05-15查看详情
埃莱尔-当洛综合征(Ehlers-Danlos syndrome,简称EDS)又称全身弹力纤维发育异常症。临床以皮肤及关节过度伸展,组织易于损伤,脆性增加及创伤不易愈合,血管脆性增加,眼部异常及内脏器...
2013-05-15查看详情
埃莱尔-当洛综合征又称Ehlers-Danlos综合征、先天性结缔组织发育不全综合征,是由Ehlers(1901年)与Danlos(1908年)提出,指有皮肤和血管脆弱,皮肤弹性过强,关节活动过大3大...
2013-05-15查看详情
基底核钙化症即特发性基底核钙化(idiopathic basal ganglia calcification,IBGC)又称Fahr病,由Fahr(1930)首先报道。 多种原因引起两侧对称性基底核钙...
2013-05-15查看详情
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 是皮肤癌最常见类型之一,又称基底细胞上皮瘤(basal cell epithelioma) 、基底样细胞瘤、侵蚀性溃疡等,是源于表皮基底...
2013-05-15查看详情
基底细胞癌是皮肤癌最常见类型之一,好发于头面部位,多见于户外工作者和老年人。本病由Jacob于1827年首先描述,但到1902年才由Krompecher将其与其他上皮性肿瘤明确区分。其特点是发展缓慢,...
2013-05-15查看详情
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又称基底细胞上皮瘤(basal cell epithelioma),1927年由Jacoh首先报告。根据其分化的方向可分为毛发、皮脂腺、顶泌汗腺或...
2013-05-15查看详情
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 是皮肤癌最常见类型之一,又称基底细胞上皮瘤(basal cell epithelioma) 、基底样细胞瘤、侵蚀性溃疡等,是源于表皮基底...
2013-05-15查看详情
基底细胞腺瘤(basal cell adenoma)由Kleinsasser及Klein于1967年首先从多形性腺瘤中分出,是最常见的单形性腺瘤之一。
2013-05-15查看详情
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mycobacterium kansasii infection)在1953年在美国堪萨斯城首先发现,以后世界各地均有发现,感染率呈上升趋势。水可能是本菌的栖息地。
2013-05-15查看详情
1938年由Sézary和Bouvrain首先报告。塞泽里综合征(Sézary syndrome)为一白血病性、红皮病性低度恶性T细胞淋巴瘤。其特点为全身红皮病,表浅淋巴结病和周围血中存在非典型性细胞...
2013-05-15查看详情
增殖性皮炎(dermatitis vegetans)又称增殖性脓皮病(pyoderma vegetans)或良性增殖性天疱疮(benign pemphigus vegetans),是具有增殖性损害的一...
2013-05-15查看详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