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是高原地区特发病。以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为其特点,如能及时诊断与治疗,完全能够治愈。据记载1898年法国医师Jacottet攀登...
2013-05-15查看详情
高原脑水肿(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是由急性缺氧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严重障碍。其特点为发病急,临床表现以严重头痛,呕吐,共济失调,进行性意识障碍为特征。病理改变主要...
2013-05-15查看详情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发病率正迅速增加。临床上,高尿酸血症常伴有高尿酸尿症,无论高尿酸血症还是高尿酸尿症,均可使尿酸(盐)在肾组织沉积引起肾损害称尿酸肾病。...
2013-05-15查看详情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high-grade atrioventricular block)是指房室传导比例超过2∶1的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3∶1、4∶1、5∶1等。阻滞部位可在房室结内、希氏束以及束支-浦...
2013-05-15查看详情
目前无相关资料。
2013-05-15查看详情
高温引起溶血性贫血以烧伤为最多见。面积达15%以上的Ⅱ、Ⅲ度烧伤即可引起溶血性贫血。曾有因血液透析恒温装置故障造成透析液过热而致溶血的报告。 热为一种物理因子可直接导致血循环中红细胞损伤。早在100...
2013-05-15查看详情
高眼压症是针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治过程中,经过数十年的临床实践经验逐步深入认识到的一种特殊现象。自从19世纪中叶von Graefe临床观察发现是眼压升高导致了青光眼患者的视盘萎缩和凹陷以来,人们...
2013-05-15查看详情
碘主要随食物和饮水进入体内,在消化、吸收过程中,绝大部分有机碘和元素碘皆还原成无机碘化物(Ⅰ-),方能够被小肠吸收。饮食中摄入的碘量,因饮食习惯及当地土壤和水中含碘量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饮食情况下...
2013-05-15查看详情
高胡萝卜素血症(hypercarotenaemia),又称柑皮症,是一种因血内胡萝卜素含量过高引起的皮肤黄染症。皮肤黄染而巩膜不黄染是最重要的特征。纠正基础疾病,不需特殊治疗。
2013-05-15查看详情
高脂蛋白血症(hyperlipoproteinemia)是指血浆中胆固醇(TC)和(或)三酰甘油(TG)水平升高。实际上是血浆中某一类或某几类脂蛋白水平升高的表现。近年来已逐渐认识到血浆中LDL-C(...
2013-05-15查看详情
原发性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primary familial hyperlipoproteinemias)表现为由遗传性脂蛋白代谢障碍引起的综合征。病人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血浆中增高的或沉积于血管的脂蛋白类...
2013-05-15查看详情
高脂蛋白血症Ⅱ型分为高脂蛋白血症Ⅱa型(hyperlipoproteinemia type Ⅱa)及高脂蛋白血症Ⅱb型(hyperlipoproteinemia typeⅡb)。 高脂蛋白血症Ⅱa型...
2013-05-15查看详情
高脂蛋白血症Ⅲ型(hyperlipoproteinemia type Ⅲ)又名宽β疾病,β-脂蛋白不良血症。它是一个独立疾病,伴VLDLS分解代谢障碍,导致LDL前体和中间体累积。脂蛋白的电泳提示LD...
2013-05-15查看详情
高脂蛋白血症Ⅳ型(hyperlipoproteinemia type Ⅳ)又名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诱导的高脂血症、高乳糜微粒血症和高前β-脂蛋白血症、内源性高脂血症、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它是一种常由糖类...
2013-05-15查看详情
高脂蛋白血症Ⅴ型(hyperlipoproteinemia type Ⅴ)又名脂肪和糖诱导的高脂血症、高乳糜微粒血症和高前β-脂蛋白血症、内源性和外源性高脂血症、热卡诱导的高脂血症。由于乳糜微粒和VL...
2013-05-15查看详情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三酰甘油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它们是生命细胞基础代谢的必须物质。血脂中的主要成分是三酰甘油和胆固醇,其中三酰甘油参与人体内能量代...
2013-05-15查看详情
全称禽类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的毒株引起的人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情轻重不一,严重者可致败血症、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而致人死亡。我国2004年1...
2013-05-15查看详情
高血压性心肌病(hypertensive cardiomyopathy)是指高血压病引起的左心室壁或左心室腔异常变化。严重者引起左心室肥厚、左心腔扩大伴舒张性、收缩性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继发性心肌病。高血...
2013-05-15查看详情
原发性高血压伴发的精神障碍(psychonosema caused by hypertension)是血管病伴发的精神障碍中最多见的一种。指患原发性高血压的同时,伴随其出现的精神障碍。由于原发性高血压...
2013-05-15查看详情
体循环动脉压升高,频繁或持续在≥140/90mmHg(1mmHg=0.133kPa)称为高血压(hypertension)。其中80%~90%为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10%~20%则是某些泌尿系统...
2013-05-15查看详情
高血压脑出血(HCH)是脑血管病中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一种疾患。近百年来虽然国内外已有众多医学机构研究,但其病死率仍居高不下,3/4以上存活者遗有不同程度的残疾。据2000年统计,我国老年(>60岁...
2013-05-15查看详情
高血压脑病(h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是指在高血压病程中因血压急剧、持续升高导致的急性脑循环障碍综合征。任何类型高血压只要血压显著升高,均可引起高血压脑病,但临床上多见于...
2013-05-15查看详情
高血压脑病(h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是指在高血压病程中因血压急剧、持续升高导致的急性脑循环障碍综合征。任何类型高血压只要血压显著升高,均可引起高血压脑病,但临床上多见于...
2013-05-15查看详情
高钙血症是指血清离子钙浓度的异常升高。由于通常所测定的是总钙,而不是离子钙,因此必须注意影响离子钙的因素。血清白蛋白浓度是临床上最重要的因素,因为白蛋白是血循环中主要的钙结合蛋白。在血清白蛋白严重降低...
2013-05-15查看详情
高钙血症肾病(hypercalcemic nephropathy)是指高钙血症(血清钙>2.8mmol/L) 引起的肾脏器质性损害和功能改变。主要表现为小管间质病变。肾脏浓缩功能障碍是高钙血症肾病最显...
2013-05-15查看详情
高钠血症指血钠过高(通常为>145mmol/L)并伴血渗透压过高的情况。除个别情况外(输入过多含钠盐过多的液体等),本症主要是由失水引起,有时也伴失钠,但失水程度大于失钠。本病常有细胞内水分减少,这是...
2013-05-15查看详情
钾离子是细胞内液中含量最高的阳离子,且主要呈结合状态,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适当的钾离子浓度及其在细胞膜两侧的比值对维持神经-肌肉组织的静息电位的产生,以及电兴奋的产生和传导有重要作用;也直接影响...
2013-05-15查看详情
血清镁浓度超过正常值时即为高镁血症。指血[Mg2 ]>1.05mmoL/L以上的情况,除少数医源性因素导致进入体内镁过多外,大多是因肾脏功能障碍引起排泄减少所致。如同低镁血症一样,血清镁浓度也并非是镁...
2013-05-15查看详情
高颅压性脑积水实质上是由于脑脊液循环通路上的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阻塞,引起脑室内平均压力或搏动压力增高产生脑室扩大,以致不能代偿,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2013-05-15查看详情
鲍恩病(Bowens disease)是一种较少见的早期皮肤原位鳞癌。1912年Bowen报道2例,1914年Darier以“Bowen癌前期皮肤病”命名报道3例。由此,命名“Bowens disea...
2013-05-15查看详情
鲍恩病于1912年由Bowen首先报告,故又名Bowen病,也称上皮内上皮癌(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原位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moma in...
2013-05-15查看详情
鲍恩病又称上皮内上皮癌(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最早由美国皮肤科医生Bowen作为一种癌前期角化不良详加描述。从病理学上讲,以角结膜上皮内上皮癌的名称最为确切。由于上皮内...
2013-05-15查看详情
鲍恩病又称上皮内上皮癌(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最早由美国皮肤科医生Bowen作为一种癌前期角化不良详加描述。从病理学上讲,以角结膜上皮内上皮癌的名称最为确切。由于上皮内...
2013-05-15查看详情
本症首先由Lloyd于1970年所描述,他称之为多中心性色素性鲍温病,以后相继有可逆性女阴异型、生殖器多中心鲍温病、伴原位变化的色素阴茎丘疹等名称。公认以鲍温样丘疹病较为简练。本症特点为在生殖器部位发...
2013-05-15查看详情
首先由Huczovsky(1785)报告颈侧囊肿,此后名称较多,如鳃裂囊肿、淋巴上皮囊肿等。1932年Ascherson命名为鳃源性囊肿(branchiogenous cyst)而广为大家接受并沿用至...
2013-05-15查看详情
鳃裂囊肿(branchial cleft cyst)属于鳃裂畸形(branchial cleft amomalies)的一种,是由胚胎发育期中的鳃裂残余上皮组织发生的一种先天性畸形。 胚胎发育的第3...
2013-05-15查看详情
鳃裂囊肿和瘘管(branchial cyst and fistula),76%~90%是由第2鳃裂和咽囊胚胎性残存组织演变而成,较少由第1或第3~5鳃裂和咽囊演变而来。临床表现为下颌角至胸骨上窝之间的...
2013-05-15查看详情
鳄皮婴儿综合征(a1ligator baby syndrome)又称Carini综合征、Seeligman综合征、层状鱼鳞癣综合征、新生儿层状表皮剥脱综合征、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火棉胶婴儿(coll...
2013-05-15查看详情
鳞状毛囊角化病(squamous follicular keratosis)1930年日本土肥(Dohi)首先描述。原因尚不明了。可有家族史。皮损特征为灰白色至褐色圆形小鳞屑斑,鳞屑中央有与毛孔一致的...
2013-05-15查看详情
鳞状牙源性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牙源性肿瘤。1975年Pullon等首先报告此瘤。肿瘤累及牙槽骨,可能来自Malassez上皮剩余或牙板剩余。牙源性鳞状细胞瘤的患者年龄分布较广,以20~29岁多见。男女之...
2013-05-15查看详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