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颈椎本身从出生后即包含着许多不稳定性因素,尤其是椎间关节的水平位、韧带的松弛及脊髓与椎管的比例等均构成其不稳定的解剖学基础。临床事实证明,近年来,因颈椎不稳所引起的病例日益增多,应引起大家重视。颈椎椎...
2013-05-15查看详情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ntrochoanal polyp)系有别于一般鼻息肉的另一种息肉病变。息肉发源于上颌窦,然后以细长茎蒂通过上颌窦在中鼻道的窦口进入鼻腔,向后滑向后鼻孔,并突入鼻咽部。通过上颌窦内...
2013-05-15查看详情
凡上颌窦内由牙齿发育障碍或病变所形成的囊肿,统称为牙源性囊肿(odontogenic cyst)。包括含齿囊肿(dentigerous cyst)又称滤泡囊肿(follicular cyst)和齿根囊...
2013-05-15查看详情
上颌窦位于上颌骨内,呈锥形,锥尖向颧突,与口腔、鼻腔、眶底、颅底相毗邻。上颌窦内黏膜为柱状上皮,并含有小黏液腺。上颌窦癌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系指癌瘤源自窦内黏膜;继发性主要是指原发于上牙龈、腭...
2013-05-15查看详情
下丘脑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的主要自主神经中枢,控制调节出汗。下丘脑多汗症(hypothalamic hyperhidrosis)在以下几种疾病中常可见到。 1.霍奇金病(Hodgkin’disease)...
2013-05-15查看详情
下丘脑重约4g,体积小。在功能上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和机体自主调节的中枢。从整体上看,下丘脑既是神经中枢,又是内分泌器官,为神经系统控制内分泌器官和内分泌器官与内外感受器之间相互联系的枢纽。下丘脑神经元...
2013-05-15查看详情
下丘脑错构瘤(hypothalamic hamartoma)又称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主要见于儿童及婴幼儿,临床上极为罕见。有性早熟,痴笑样癫痫,有些可伴有其他类型癫痫或行为异常。
2013-05-15查看详情
下尺桡关节的功能是稳定桡骨在尺骨远端的旋转。主要稳定因素是:尺侧侧副韧带,该韧带附着于尺骨茎突尖端,止于豌豆骨和三角骨;三角软骨盘,其附着于尺骨茎突基底到尺骨边缘和桡骨凹;尺侧和后侧的尺桡韧带与关节囊...
2013-05-15查看详情
本病为出现在儿童或成人面部或生殖器的硬下疳样损害。1934年,Hoffman首次描述本病。1957年,Frain-Bell报道了3例,他认为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是病因。但其他细菌如不典型的抗...
2013-05-15查看详情
下肢静脉包括深静脉、浅静脉和交通静脉3个系统。下肢深静脉和浅静脉之间有交通静脉相连通。在交通静脉中有数量不等的朝深静脉单向开放的瓣膜,引导血液从浅静脉流入深静脉,是浅静脉回流的重要途径。 交通静脉连接...
2013-05-15查看详情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1891年,von Mantenfel首次发现动脉硬化性闭塞引起肢体坏死。此后,随着检测手段提高和血管外科的发展,对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治疗上也取得...
2013-05-15查看详情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不正常的凝结,好发于下肢。在欧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在我国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本病在急性阶段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处理,一些血栓可能会脱落,造成患者的肺、脑等重要脏器的栓塞...
2013-05-15查看详情
本病是较大的浅静脉及其分支因静脉压增高而产生扭曲性的扩张和延长,是发生于中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下肢静脉分为深静脉和浅静脉两组。 1.深静脉 在足背称为足背静脉,在小腿部有胫前、胫后和腓静脉,在腘窝下...
2013-05-15查看详情
较广为流传的所谓“下肢静脉栓塞”是一种谬误。栓塞指的是由血栓或异物等脱落游移阻塞于血流远侧某部所形成的循环障碍,此症在动脉系统中虽颇为常见,而在静脉系统中最典型者似只有肺动脉栓塞。既无下肢静脉栓塞,也...
2013-05-15查看详情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又称环绕腔静脉输尿管,是下腔静脉发育反常的一种先天性畸形。
2013-05-15查看详情
下腰椎不稳症既是一种独立性疾患,又是许多腰椎疾患的一个症状,或称之临床表现之一。 下腰椎不稳所致的腰痛是影响人类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据国外文献报道,在西方国家约有50%的成年人曾患腰痛,...
2013-05-15查看详情
下部附加前根脊髓动脉起自髂内动脉第1分支——髂腰动脉的腰支,故又称为下部附加根动脉,主要构成骶3节段以下脊髓的血供(图1),亦可能参与腰段大根动脉的组成。
2013-05-15查看详情
位于颈2~3椎节以下的颈椎椎节不稳定统称为下颈椎不稳症,在临床上更为常见,且其病情相差甚大。其中伴有椎间盘(髓核)突出或脱出者不属本节讨论内容,本节主要涉及原发性、仅仅表现为椎节松动不稳的病例。 本...
2013-05-15查看详情
下颌下间隙(submandibular space)位于二腹肌前后腹与下颌骨体下份所形成的颌下之角内。颌下间隙中包含有颌下腺、颌下淋巴结,并有颌外动脉、面前静脉、舌神经和舌下神经通过。该间隙向上经下颌...
2013-05-15查看详情
下颌下间隙感染(infection of the submandibular space)多继发于口腔组织的炎症,致病菌主要为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葡萄球菌。临床早期表现为口腔组织局部疼痛、口底部肿胀,渐...
2013-05-15查看详情
冠周炎(perieoronitis)系指阻生牙或正常牙在萌出过程中牙冠周组织发生的化脓性炎症,亦有称为“冠周感染”者。由于人类种系发生和演化的结果导致下颌骨退化,从而引起下颌智齿阻生;下颌智齿萌出不全...
2013-05-15查看详情
下颌骨是颌面部体积最大、位置较突出的骨骼,容易遭受损伤,无论在平时或战时,其损伤的发生率均较高,居颌面骨骨折的首位。据国内外有关资料统计,下颌骨骨折的发生率占颌面损伤总数的25%~28%,而占颌面...
2013-05-15查看详情
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细菌是条件致病菌,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易引起机体感染,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机会致病菌之一。本菌可引起呼吸道感染、败血症、脑膜炎、心内膜炎、伤口及皮肤感染、泌尿生...
2013-05-15查看详情
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可引起肺部炎症,往往发生在长期住院或机体抵抗力降低患者,病情较重。本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治疗较困难,病死率较高。
2013-05-15查看详情
不动纤毛综合征(Immotile cilia syndrome,ICS)是由纤毛结构缺陷引起多发性的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包括异常Kartagener综合征及其他单基因病,发病率约1∶30000...
2013-05-15查看详情
不孕症是生育年龄已婚的男女人群中的常见病,在我国已婚夫妇中有10%~15%不能生育,其病因有1/3来自男性,2/3来自女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0年的调查报告,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生率为8.3...
2013-05-15查看详情
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又称多动腿综合征或不宁腿综合征。本综合征为Willis(1685)首先记载,Wittonack(1861)称为胫骨不安症(anxie...
2013-05-15查看详情
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是指阵发性双下肢深部难以忍受的不适感,患者不能保持安静,强迫活动后才能暂时缓解的一种综合征。 Wills于1685年首先提出,后来E...
2013-05-15查看详情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是一种冠心病的急性心脏事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介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临床综合征。 以冠状动脉...
2013-05-15查看详情
不稳定血红蛋白病是由于α或β珠蛋白链氨基酸组成改变致使血红蛋白分子结构不稳定,发生变性和沉淀,形成红细胞内变性珠蛋白小体(Heinz小体),称不稳定血红蛋白。不稳定血红蛋白可引起溶血性贫血。目前已发现...
2013-05-15查看详情
不随意运动(involuntary movement)是患者意识清醒时(有时也可发生在轻度意识障碍或浅昏迷时),出现不能控制的骨骼肌不正常运动,表现形式多样,一般在情绪激动时加重,睡眠时停止;其病变大...
2013-05-15查看详情
丑胎(harlequin fetus)亦称胎儿鱼鳞病(ichthrosis fetalis)。罕见,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发病机制还不确切。患儿出生时全身覆盖角质性铠甲状斑块,面容似丑角,大多患儿为死胎...
2013-05-15查看详情
丘疹坏死性结核疹(papulonecrotic tuberculid)亦称丘疹坏死性皮肤结核(tuberculosis cultis papulonecrotica),临床特点是在四肢伸侧出现散在性丘...
2013-05-15查看详情
丘疹性荨麻疹(papular urticaria)又称荨麻疹性苔藓、婴儿苔藓或小儿荨麻疹性苔藓、急性单纯性痒疹,是婴幼儿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临床特点为散在性、性质稍坚硬、顶端有小疱的丘疹。周缘有纺锤形...
2013-05-15查看详情
丘疹性血管增生(papular angioplasia)1970年由 Wilson Jones和Marks首先提出此一病名。在此以前曾发表过本病2例,1例由Winer和Levin以Kaposi肉瘤报告...
2013-05-15查看详情
本症首由Harmas等于l990年报道。其特点为手、足轻度水肿和红斑,伴有紫癜,皮损可扩展至腕及踝部,呈手套及短袜状分布,故名。
2013-05-15查看详情
丘脑下部损伤系指颅脑损伤过程中,由于颅底骨折或头颅受暴力打击,直接伤及丘脑下部而出现的特殊的临床综合征。
2013-05-15查看详情
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type C,HC简称丙型肝炎),系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引起的疾病,主要经血源性传播。临床表现有发热、消化道症状及肝功能异常等。与乙型肝炎类似,...
2013-05-15查看详情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一单链RNA病毒,首先发现于1989年,现估计全球约有100×106感染者,主要经血制品传播及使用静脉毒品传播。近10年对HCV感染与肾小球...
2013-05-15查看详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