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脑血栓形成(cerebral thrombosis,C...
2013-05-15查看详情
脑震荡通常定义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暂时性功能障碍”,一般是在头部受到轻度暴力的打击后,产生的短暂意识丧失,随即清醒,可有近事遗忘,神经系统病理解剖无明显变化,无器质性损害,它所表现出的一过性神经功能改变...
2013-05-15查看详情
脑静脉畸形又称脑静脉血管瘤、脑静脉瘤。由于它外形异常,但仍为相应的组织提供功能性的静脉引流,所以又称为发育性静脉异常。静脉畸形可分为浅表型和深部型。浅表型指深部髓静脉区域通过浅表髓静脉引流入皮质静脉;...
2013-05-15查看详情
即指腹部的皮下感染。手指末节掌侧,称指腹。远侧指横纹皮下有纤维隔,使指腹部皮下形成一闭合的间隙,指腹内又被纤维索条分隔为许多小间隔,小间隔内充满脂肪球。此处皮肤厚实、硬韧,缺乏弹性,神经感受器非常丰富...
2013-05-15查看详情
脓毒症(sepsis)是有全身炎症反应表现,如体温、呼吸、循环改变等外科感染的统称。是病原菌产生的内毒素、外毒素和它们介导的多种炎症介质吸收后,对机体组织造成的损害。当脓毒症合并器官灌注不足的表现,如...
2013-05-15查看详情
脓疱性细菌疹(pustular bacterid)由Andrews1941年报道,是机体对细菌性感染病灶所引起的一种机体过敏反应疹,表现为掌跖对称性、成群水疱和脓疱。Sachs等认为此病与匐行性皮炎是...
2013-05-15查看详情
脓疱病(impetigo)也称接触性传染性脓疱疮,是一种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损害主要为浅在性脓疱和脓痂,有接触传染及自家接种特征,好发于儿童,易造成小区域流行。 分类:脓疱病中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称...
2013-05-15查看详情
脚气性心脏病(beriberi heart disease)为维生素B1(硫胺素)严重且长时间缺乏而引起的一种高排量型心脏病。周围动脉阻力降低、心排血量增加为其特征性改变。 维生素B1存在于米、麦、...
2013-05-15查看详情
足癣(tinea pedis)是发生于足跖部、趾间皮肤的皮肤癣菌感染,有时可延及到足跟及足背,但仅发生于足背者称体癣。与中医所称的臭田螺、田螺疱相类似,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臭田螺疮最缠绵,脚、...
2013-05-15查看详情
脯肽酶缺乏症(prolidase deficiency)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常累及皮肤、眼、耳、鼻、咽、骨关节的中枢神经系统。实验室检查以脯肽酶(prolidase)活性的缺失和亚氨基二肽尿...
2013-05-15查看详情
本病是一种破坏性、留有永久性秃发的毛囊炎。
2013-05-15查看详情
脱屑性红皮病(erythroderma desquamativum)又名Leiners病(Leiners disese),见于2个月内的婴儿,临床表现为皮肤弥漫性潮红脱屑。禀赋不足,后天失调,脾胃虚弱...
2013-05-15查看详情
脱屑性间质肺炎(desquamative interstitial pneumonia,DIP)是较少见的一种特发性弥漫性间质性肺炎,几年前从IPF中分离出来,但1999年ATS和ERS在IPF的鉴别...
2013-05-15查看详情
水是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健康成年男性约占体重的60%,女性约占55%,新生儿和婴儿约占77%,老年人体液占体重的比例减少,水代谢紊乱对机体的影响更大。人体水分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大部分,细胞外液...
2013-05-15查看详情
脾功能亢进(hypersplenism)是指各种不同的疾病引起脾脏肿大和血细胞减少的综合征。脾功能亢进的概念形成有其历史过程,早在1898年Banti曾提出具有脾大、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出血...
2013-05-15查看详情
脾动脉瘤是内脏动脉中最常见的动脉瘤,占腹腔内脏动脉瘤的50%以上。尽管其实质上并非肿瘤,但临床上仍主张将其归类于脾脏良性肿瘤。脾动脉瘤发病率较低,不易诊断,故大多未被引起注意,仅仅在手术过程中或病理解...
2013-05-15查看详情
脾动脉瘤是内脏动脉中最常见的动脉瘤,占腹腔内脏动脉瘤的50%以上。尽管其实质上并非肿瘤,但临床上仍主张将其归类于脾脏良性肿瘤。脾动脉瘤发病率较低,不易诊断,故大多未被引起注意,仅仅在手术过程中或病理解...
2013-05-15查看详情
脾囊肿并非真性肿瘤,是脾脏组织的瘤样囊性病变;临床上可分为寄生虫性囊肿和非寄生虫性囊肿。 1829年Andral首次描写脾囊肿。1867年Pean首次报道有关外科治疗脾囊肿的病例。至1953年Fow...
2013-05-15查看详情
脾大是重要的病理体征。在正常情况下一般摸不到脾脏。如仰卧位或侧卧位能摸到脾脏边缘应认为脾脏肿大。在膈肌位置低或体质瘦弱的人,特别是女性,偶也能摸到脾脏的边缘,但相当柔软,并无压痛,与病理性脾大不同。脾...
2013-05-15查看详情
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上较脾脏良性肿瘤更为少见。Krumbhar统计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仅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64%。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均为肉瘤,如淋巴瘤、血管肉瘤等。根据起源组织的不同,目前国内文献多...
2013-05-15查看详情
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上较脾脏良性肿瘤更为少见。Krumbhar统计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仅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64%。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均为肉瘤,如淋巴瘤、血管肉瘤等。根据起源组织的不同,目前国内文献多...
2013-05-15查看详情
脾转移性肿瘤是指起源于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不包括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脾脏转移性肿瘤大多数系癌转移,主要经血管转移,仅少数经淋巴途径。Willis认为邻近器官的侵犯亦作为转移的另一途径,而Harm...
2013-05-15查看详情
脾转移性肿瘤是指起源于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不包括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脾脏转移性肿瘤大多数系癌转移,主要经血管转移,仅少数经淋巴途径。Willis认为邻近器官的侵犯亦作为转移的另一途径,而Harm...
2013-05-15查看详情
脾脓肿(abscess of spleen)是一种少见疾病。脾脏是血液中微生物的高选过滤器和吞噬活动中心,具有抵抗局部感染的免疫能力,一般不易发生感染。自从抗生素应用以来,脾脓肿更为罕见。
2013-05-15查看详情
脾良性肿瘤主要包括脾错构瘤、淋巴管瘤、血管瘤、纤维瘤、脂肪瘤等。脾良性肿瘤多为单发。瘤体体积较小时可无临床症状和体征,偶然在切除脾脏时或在尸检时发现。
2013-05-15查看详情
脾良性肿瘤主要包括脾错构瘤、淋巴管瘤、血管瘤、纤维瘤、脂肪瘤等。脾良性肿瘤多为单发。瘤体体积较小时可无临床症状和体征,偶然在切除脾脏时或在尸检时发现。
2013-05-15查看详情
腋毛癣菌病(trichomycosis axillaries)病又名腋毛奴卡菌病(trichonocardiasis axillaris)、结节性毛霉菌病(trichomycosis nodosa),...
2013-05-15查看详情
腓总神经卡压症是指腓总神经及其主要分支受压而引起的病变。
2013-05-15查看详情
自坐骨神经分出后,沿股二头肌内侧缘斜向外下,穿过腘窝外上方,到达股二头肌腱和腓肠肌外侧头之间,经腓骨长肌深面绕过腓骨颈,分为腓深神经及腓浅神经二终支。支配腓骨长短肌、胫前肌、长伸肌、趾长伸肌、短伸肌、...
2013-05-15查看详情
腓骨肌萎缩症(peronial myoatrophy)又称Charcot-Marie-Tooth病(CMT),是一组最常见的家族性周围神经病,约占全部遗传性神经病的90%。本组疾病的共同特点为儿童或青...
2013-05-15查看详情
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是持续性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是以病理诊断而命名的,系新鲜或陈旧性脑深部小梗死的总称。腔隙直径多为...
2013-05-15查看详情
腕关节结核(tuberculosis of wrist joint)比较常见,在上肢三大关节中占第2位,病人多为青壮年。
2013-05-15查看详情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是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中年人好发,为正中神经在腕部受到卡压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Paget于1853年首先描述此病。
2013-05-15查看详情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是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中年人好发,为正中神经在腕部受到卡压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Paget于1853年首先描述此病。
2013-05-15查看详情
亦为临床极为重要的损伤之一,该动脉一旦受阻,肢体截肢率亦高达80%,因此在处理上必须力争功能重建。
2013-05-15查看详情
腘动脉瘤(popliteal aneurysm)是周围血管动脉瘤中比较常见的动脉瘤之一,多为动脉硬化瘤,其次为损伤性动脉瘤。腘动脉瘤的处理在血管外科学的历史中,占有特殊地位。早在4世纪,Antyllu...
2013-05-15查看详情
腘动脉瘤(popliteal aneurysm)是周围血管动脉瘤中比较常见的动脉瘤之一,多为动脉硬化瘤,其次为损伤性动脉瘤。腘动脉瘤的处理在血管外科学的历史中,占有特殊地位。早在4世纪,Antyllu...
2013-05-15查看详情
腘血管陷迫综合征(popliteal vessels entrapment syndrome,PVES)是腘窝的异常肌肉、纤维索带等压迫腘动脉或腘静脉,而引起的相应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有时也可累及神经...
2013-05-15查看详情
腭部的形成始于胚胎第47天,两侧腭突从前向后发生融合,在胚胎54天左右完成。所以腭裂的表现形式轻者仅有悬雍垂裂和软腭裂,重者则软硬腭均有裂开。悬雍垂裂与软腭裂称作不完全性腭裂,在硬腭部分,以鼻中隔作为...
2013-05-15查看详情
腮腺囊肿分潴留性和先天性两大类,前者很少见。
2013-05-15查看详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