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瘤样牙源性瘤 如何诊断据病史、临床表现、X线检查及病理可诊断。
腺瘤样牙源性瘤 需要做哪些常规检查病理:肉眼观察肿瘤一般较小,大部分为囊性病变,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囊内可含草绿色胶冻样物,囊壁上有实质性肿瘤组织增生,切开剖面时,有沙砾感,病变如为实质性,剖面呈灰白色。灶内有出血区和小囊存在。 镜下观察可见3种形式,一为实质性上皮团或结节,由梭形细胞、柱状细胞和立方状3种细胞组成,其间有少量结缔组织。在上皮团中有时肿瘤细胞排列成漩涡状或花瓣结构,并可见到腺样结构,细胞间有散在的嗜伊红均质物,其二为腺管结构,由单层高柱状细胞组成,细胞核卵圆形位于离管腔的一端,似成釉细胞瘤。管腔内有退变的细胞和嗜伊红物质,PAS染色呈阳性反应。其三种形式由1层或2层细胞排列成小梁状的上皮条索,多见于病变的周边部。肿瘤中有大小不等的钙化物,小的呈圆形大的呈不规则形。 腺瘤样牙源性瘤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嗜伊红均质物,一种为结缔组织相互诱导形成,另一种为上皮来源,类似于早期釉质,可能为肿瘤细胞间叶组织相互诱导形成。两种嗜伊红均质物发生钙化,形成相应牙本质和釉质样结构。
腺瘤样牙源性瘤 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X线片显示单房阴影,界限清楚,无囊壁边缘局部硬化现象。常见在单房阴影中出现散在的颗粒状钙化点,牙根发生压迫性呈斜面状吸收。约67%的病变区含有埋藏牙,因而临床上易误诊为含牙囊肿或成釉细胞瘤,最终依病理切片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