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体瘤 如何诊断据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可作出诊断。
颈动脉体瘤 需要做哪些常规检查肿瘤形态可分为2种,一种是局限型,肿瘤位于颈动脉分叉的外鞘内;另一种是包裹型,较多见,肿瘤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围绕包裹颈总,颈内及颈外动脉生长,并不累及颈动脉的中层和内膜。但肿瘤增大,可压迫颈动脉而致脑缺血。有时肿瘤可累及周围组织如颈内静脉和第Ⅸ、Ⅹ、Ⅺ及Ⅻ对脑神经而出现相应症状。 肿瘤多无明显包膜,是一个卵圆型或不规则形的细小的粉红色组织质地中等,有丰富的滋养血管。血供主要来自颈外动脉,通过咽喉和舌静脉回流,舌咽神经为其神经支配。镜下可见细胞呈巢形,围绕血管纤维隔排列。组织学检查不能鉴别恶性和良性。淋巴或远处转移以及切除后局部复发是恶性的主要特征。恶性者大约占10%。
颈动脉体瘤 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对颈动脉体瘤,禁忌作活检。但应常规作颈动脉造影,目前常用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SA)技术。典型的颈动脉体瘤造影X线表现为:肿瘤将颈动脉向外侧移位;颈动脉分叉增宽或有小交通支自颈动脉与肿瘤相通。 彩色超声检查可帮助发现本病。而选择性颈动脉造影则可明确诊断。 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体瘤具有以下特征: 1.颈内、外动脉分叉角度呈杯状扩大。 2.肿瘤内有丰富的细小血管。 3.肿瘤的血供主要来自颈外动脉和颈总动脉分叉区。 颈动脉体瘤有丰富的血供,有其特征性的MRI及MRA表现,可靠征象为:①发生在颈动脉分叉处的肿块,MRI显示流空信号;②MRA显示肿瘤(滋养)血管;③Gd-DTPA动态增强检查,瘤体明显且持续强化。参考征象:①颈动脉分叉扩大;②有包膜。MRI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MRA和增强MRI为补充检查手段,除帮助确诊外,对显示肿块范围、肿块与血管关系、术前计划制定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MRI及MRA可作为颈动脉体瘤的常规检查,增强MRI可作为补充检查方法。
颈动脉体瘤 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1.颈交感神经鞘瘤 颈动脉体瘤最易同颈交感神经鞘瘤混淆。深部颈动脉体瘤常可压迫颈交感神经,可出现霍纳综合征;而位置高的颈交感神经鞘瘤也可向咽部生长;因此,二者常可相互误诊,常需行颈动脉造影才能确诊。 2.颈动脉分叉扩张症 此为颈动脉分叉区轻度扩张,易误诊断颈动脉体瘤或颈动脉瘤。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一般有经验的血管外科医生可鉴别。当压迫近端颈总动脉,膨大处可立即缩小或消失。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3.颈动脉瘤 二者均有颈部搏动性包块,故较易混浊淆,不过,当压迫颈动脉近端,肿块明显缩小的是颈动脉瘤,不明显缩小的是颈动脉体瘤。个别不易区别颈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 4.颈部肿块 颈部肿瘤,如颈神经鞘瘤或神经纤维瘤,腮腺肿瘤,恶性淋巴瘤,腮裂囊肿等均可出现颈部肿块,前几种为实性肿块后一种为囊性,一般仔细检查有经验外科医生可鉴别它们;如有困难,颈部超声或颈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