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 如何诊断详细询问病史非常重要。若病人出现不明原因的回吸性涕中带血、单侧鼻塞、耳鸣、耳闭、听力下降、头痛、复视或颈上深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警惕鼻咽癌可能,须进行后鼻镜、EB病毒血清学、影像学等各项检查、对可疑病人立即行鼻咽部活检以明确诊断。鼻咽癌由于早期即可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常误诊为淋巴结核、非霍奇金病等。 鼻咽癌的TNM分类:根据肿瘤的生长范围和扩散的程度,按国际抗癌协会(UICC)TNM分类标准(1997)第五版的方案如下: 1.解剖划分 (1)后上壁:硬腭和软腭连接水平至颅底。 (2)侧壁:包括咽隐窝。 (3)下壁:由软腭的上表面组成。 注:后鼻孔缘(包括鼻中隔后缘)属鼻腔部分。 2.TNM临床分类 T——原发肿瘤。 TX:原发肿瘤不能确定。 T0:无原发肿瘤之证据。 Tis:原位癌。 T1:肿瘤局限在鼻咽部。 T2:肿瘤侵犯咽部软组织和(或)鼻后孔。 T2a:无咽旁组织侵犯。 T2b:咽旁组织侵犯。 T3:肿瘤侵犯骨质和(或)鼻窦。 T4:肿瘤侵犯颅内和(或)颅神经,颞下窝,下咽或眼眶。 注:咽旁侵犯指肿瘤突破咽基底筋膜,有咽后、咽侧壁浸润。 N——区域淋巴结转移。 NX:区域淋巴结不能确定。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同侧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直径不超过6cm,位于锁骨上窝以上区域。 N2:双侧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直径不超过6cm,位于锁骨上窝以上区域。 N3:一个或数个淋巴结转移。 N3a:淋巴结直径大于6cm。 N3b:进入锁骨上窝。 注:中线淋巴结视为同侧淋巴结。 M——远处转移。 MX:远处转移的存在不能确定。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3.组织病理学分级 G——组织病理学分级。 GX:组织分级不能确定。 G1:高分化。 G2:中度分化。 G3:低分化。 4.分期 0期:Tis N0 M0 Ⅰ期:T1 N0 M0 Ⅱ期A:T2 N0 M0 Ⅱ期B:T1 N1 M0 T2a N1 M0 T2b N0,N1 M0 Ⅲ期:T1 N2 M0 T2a,T2b N1 M0 T3 N0,N1,N2 M0 Ⅳ期A:T4 N0,N1,N2 M0 Ⅳ期B:任何T N3 M0 Ⅳ期C:任何T 任何N M1 鼻咽癌 需要做哪些常规检查EB病毒血清学检查:EB病毒血清诊断可以作为鼻咽癌诊断的辅助指标,目前已开展的有EB病毒壳抗原-免疫球蛋白A(EB VCA-IgA)及EB病毒核抗原-免疫球蛋白A(EB NA-IgA),EB病毒DNA酶抗体等。
鼻咽癌 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1.后鼻镜检查 鼻咽癌好发于鼻咽顶前壁及咽隐窝,常表现为小结节状或肉芽肿样隆起,表面粗糙不平,易出血,有时表现为黏膜下隆起,表面光滑。早期病变不典型,仅表现为黏膜充血、血管怒张或一侧咽隐窝较饱满,对这些病变要特别重视,以免漏诊。 2.颈部触诊 颈上深部可触及质硬、活动度差或不活动、无痛性肿大淋巴结。 3.纤维鼻咽镜或鼻内镜检查 有利于发现早期微小病变。 4.影像学检查 CT和MR检查有利于了解肿瘤侵犯的范围及颅底骨质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