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腺病 如何诊断病理诊断标准是阴道黏膜下有类似宫颈黏膜、子宫内膜或输卵管黏膜的腺体,或阴道正常复层鳞状上皮被腺上皮取代,即可以诊断为阴道腺病。可详细询问患者母亲妊娠期尤其是妊娠8周前有无服用DES史,对有此类病史者应高度警惕,即使无症状也应随访。 阴道腺病 需要做哪些常规检查1.活组织检查 在直视或阴道镜下对病灶多点活检,为阴道腺病确诊方法。 2.阴道镜检查及活检 通常阴道镜下可见病灶内有类似子宫颈移行区柱状上皮变化,涂醋酸后可见典型葡萄状组织,转化区内可见鳞状上皮化生,柱状上皮岛,腺体开口和小的腺囊肿,有时可见白色上皮、白斑、点状血管、镶嵌等阴道镜图像。在受DES影响而发生阴道腺病中90%阴道镜检查可见上述不同图像。血管征象通常需绿色滤镜下仔细观察,但通常形态没有明显改变。病灶区醋酸和碘常不着色。利用阴道镜检查诊断阴道腺病有较高的可靠性。 细胞学检查:直接在可疑病灶表面刮片,或从阴道穹隆部和上、中段阴道黏膜刮片后行细胞学检查,如发现黏液上皮细胞或鳞化细胞,提示阴道腺病可能。但因多数病灶位于黏膜下,故刮片细胞学检查结果以阴性为多,且易受阴道炎症影响,对诊断阴道腺病意义有限。但对于随访,上皮不典型增生和早期发现恶变不失为简便经济的一种手段。
阴道腺病 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无特殊表现。
阴道腺病 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1.子宫内膜异位症 阴道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突出于阴道壁表面,可呈暗红色、糜烂状,也可局部形成结节或息肉样黏膜突起,类似斑点或腺瘤型阴道腺病。但前者常有痛经和性交痛,月经前后病灶可有暗红出血点,镜下见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成分。腺腔内常有陈旧性出血。而后者仅有诊断内膜腺体,无内膜间质细胞。 2.中肾管囊肿 (1)阴道中肾管囊肿:可与囊肿型阴道腺病类似,但前者多位于阴道前侧壁,囊肿壁上皮细胞缺乏糖原和黏液,黏液组化染色为阴性。 (2)包涵囊肿:多因分娩、手术或外伤造成阴道壁损伤,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小部分黏膜卷入阴道黏膜下而形成囊肿,多为单个,位于阴道壁下段,与阴道腺病囊肿型类似,但多无症状,病检囊肿内衬复层鳞状上皮,无腺体组织。 3.阴道葡萄状肉瘤 本病也多发生在女婴及幼女,早期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多或阴道出血,但肿瘤多成半透明,形似胚胎状,病理检查肉瘤组织中可找到横纹肌母细胞。 4.阴道透明细胞癌 早期可表现为血性白带、性交出血或阴道不规则出血,病灶局部可形成结节、糜烂、溃疡等,有出血。阴道透明细胞癌可与阴道腺病同时存在,也可有阴道腺病恶变而来。主要依据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5.阴道鳞癌 患者多为绝经后妇女,阴道病灶呈结节、糜烂、溃疡或息肉样,质硬,触之易出血。经病灶活组织检查可以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