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 如何诊断Coats病的典型病例根据患者年龄较小、单眼发病和眼底血管异常及大块状渗出等改变,不难明确诊断。但不典型病例则易与其他眼病混淆,应注意鉴别。
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 需要做哪些常规检查1.血胆固醇检查 对于成人患者可进行血胆固醇检查。 2.糖耐量试验。 3.病理学检查 无论青年或老年患者,其病理改变基本相同。视网膜血管扩张、血管壁增厚、玻璃样变。血管周围有慢性炎性细胞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和大单核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变性,使血管变窄甚至闭塞。内膜下有PAS染色阳性的黏多糖沉积。有的血管内皮细胞脱落、甚至消失,失去屏障功能,且血液外溢。有的病例可有新生血管形成。视网膜早期有水肿、蛋白渗出液和出血位于视网膜外层,可引起部分或全部视网膜脱离,脱离的视网膜下充满蛋白渗出液和出血,有大量泡沫细胞和胆固醇结晶空隙以及吞噬脂质的巨噬细胞。早期病例视网膜色素上皮尚正常,脉络膜可有慢性炎性细胞浸润。晚期视网膜渗出被结缔组织代替,位于视网膜内和视网膜与脉络膜之间。瘢痕组织中有空腔出现,其中填满各种碎屑,如出血后残留的色素、玻璃样物质、巨细胞、胆固醇或其他结晶、钙粒等。视网膜色素上皮增生、变性和脱落。最后血管和视网膜有大量退行性变,血管硬化,视网膜完全为增殖纤维和胶质组织代替。
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 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典型表现为血管改变,病变区小动脉和小静脉扩张迂曲,尤以小动脉为重,管壁呈现囊样扩张,或呈串珠状动脉瘤,表现为圆点状强荧光。有的病例动脉瘤少,如Coats病第1型;有的动脉瘤多,如Coats病第2型。毛细血管高度扩张迂曲,有微动脉瘤形成。有些患者视网膜小静脉闭塞和毛细血管闭塞,形成岛状或大片状无灌注区。在动脉瘤和无灌注区附近可见动静脉短路,该处血流缓慢。病变区附近可有新生血管形成,其末端常呈毛刷状强荧光,并有荧光素渗漏。病变区的渗出可因荧光素染色呈现片状强荧光。如有大片出血则有荧光遮蔽影像。黄斑受损者可呈现不完全的或完全的花瓣状或蜂房样荧光素渗漏。
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 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1.视网膜母细胞瘤 较易与Coats病混淆,常有因Coats病误认为肿瘤而摘除眼球者。其鉴别诊断要点如表1所示。
2.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晚期出现白色瞳孔应与Coats病鉴别,但本病多为双眼发病,多见于早产儿曾接受氧气治疗者。 3.转移性眼内炎 常继发于全身急性感染病,特别是肺部感染。眼前节常有不同程度炎症表现,如角膜后壁沉着、房水闪光阳性、瞳孔缩小等葡萄膜炎体征。 4.老年黄斑变性 对极少数Coats病的老年患者应与黄斑变性鉴别,后者病变恒在黄斑区,可有反复出血和大块渗出,但视网膜血管无瘤样改变。 5.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有时有环状渗出及微血管瘤,但糖尿病性者常为双眼发病,且有全身性糖尿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