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疾病别名: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发作性睡眠性血经蛋白尿;马-米二氏综合征;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并有贫血);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症
英文名称: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是什么?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是造血干细胞PIG-A基因突变引起的后天获得的良性克罗恩病。1882年Paul Stǔbing首次报道的病例是在夜间发生血红蛋白尿,故名为“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但是后来发现血红蛋白尿的发作不一定在夜间,而常常是在睡眠之后,所以在我国改称“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一向被归为溶血病,但除贫血外常伴有中性粒细胞和(或)血小板的减少,而且PNH的分子病变累及各种血细胞,所以近年有些作者将PNH视为造血干细胞病。另外,患者有静脉血栓形成倾向,溶血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及血栓形成是本病的3大特点。 常伴有正常造血功能减低。正常造血细胞减少,使异常造血细胞得以取得相对优势。异常细胞缺乏GPI连接蛋白,从而具有对补体敏感等细胞功能的异常,也因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现象。本病易被误诊和漏诊,Ham试验是经典的实验诊断方法,近年认为特异抗体结合流式细胞技术是最特异最敏感的确诊方法。患者常以反复的血红蛋白尿或持久的贫血为主,病情迁延,但生存期可以很长,部分患者可有自然缓解。主要死亡原因在国内是感染,在国外是血管栓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取得根治,为避免治疗风险,也在寻求变通方法和其他治疗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