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Q-T间期综合征 如何诊断1.病史 凡出现发作性晕厥和猝死者均应怀疑为长Q-T综合征,尤其是由运动、情绪激动诱发的晕厥更提示可能存在长Q-T综合征。病史中询问发病年龄,发病前的诱因,对有否运动情绪激动,抑或使用奎尼丁、丙吡胺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或房室传导阻滞等心脏病史等方面应详细了解。 2.心电图主要的诊断依据 男性QTc≥0.47s,女性QTc≥0.48s可做出独立的诊断。若QTc介于0.41~0.46s之间,应进一步结合病史及其他诊断指标。 3.对于特发性长Q-T综合征 1985年Schwartz提出的诊断标准是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的。特发性长Q-T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表1)。
凡具有2项主要标准或1项主要标准+2项次要标准者即可诊断为特发性长Q-T综合征。 上述标准未考虑到性别对Q-T间期的影响,忽略了一些可提示诊断的其他表现,故该作者于1993年提出了新的诊断标准(表2)。该标准采用项目评分的方法,记分范围为0~9分。≤1分时,长Q-T间期综合征的可能性小;2~3分,长Q-T综合征的可能中等;≥4分时,长Q-T间期综合征的可能性较大。
长Q-T间期综合征 需要做哪些常规检查尚无相关资料。
长Q-T间期综合征 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心电图诊断: 1.Q-T间期测量 选择起点与终点较清楚的导联,一般选用标Ⅱ导联,近年有人提倡以V3或V4导联测量为佳。测量QRS波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间。一般成人不超过0.40s。但在判断Q-T间期是否延长时,必须考虑到心率因素,因为心率快慢是复极时间长短的主要决定因素。最通用的心率校正公式是1926年Bazett公式:QTc=QT/R-R。当QT>0.44s时才考虑Q-T间期延长。 2.观察ST和T波改变。 3.寻找u波。 4.心动过速的诊断 长Q-T综合征发生心动过速时可出现各种形态的室性心动过速。
长Q-T间期综合征 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1.必须鉴别先天性还是继发性的长Q-T间期综合征 除外由于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β-受体阻滞药以及电解质紊乱、颅内病变等引起的Q-T间期延长。 2.必须与引起晕厥的其他原因,如其他恶性心律失常、颈椎病、癫痫、低血压、低血糖等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