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食管克罗恩病
疾病别名:食管克罗恩病;食道克罗恩病
英文名称:Crohn disease of esophagus
食管克罗恩病 是什么?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是一种胃肠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的全壁层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呈节段性分布,可累及从口腔到肛门整个消化道的一段或可同时侵犯若干段。病变部位分布中小肠、回肠末段约占90%,其他少见部位发生率大约是:口腔8%~9%,食管不足1%,胃和十二指肠0.5%~5%,肛周1%~3%。 本病在1761年首先由Morgagni所报告,此后的一个多世纪相继有一些报告。1932年Crohn等发表数篇论文再次强调本病具有独特临床和病理特点。初期认为只是回肠末段的肉芽肿性炎性病变,故曾称为节段性或末段性(回)肠炎(segmental or terminal ileitis)、局限性肠炎(regional enteritis)、肉芽肿性肠炎(granulomatous enteritis)等。直到1952年后才认识到本病可累及广泛结肠和消化道其他部位。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医学科学委员会建议定名为Crohn病(克罗恩病)。食管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of esophagus)广义地讲,是指克罗恩病累及食管,食管病变是整个克罗恩病的一部分,大多数伴发有广泛的胃肠道克罗恩病,并有胃肠道外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