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性肾损害
疾病别名: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性肾损害;HIVAN;艾滋病相关肾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肾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肾病
英文名称:renal damage due to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
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性肾损害 是什么?
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又称艾滋病,是AIDS的译音,全名为acquired immunodeficieney syndrome,意思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981年首先由Gattbilieb等报告男性同性恋者中,常患有卡氏肺囊虫肺炎和卡波西(Kaposi)肉瘤,这类患者被证实均有严重的免疫缺陷,且不同于原发性免疫缺陷,故首次提出“获得性免疫缺陷”的概念。同年Masur报道了11例相似的病例,其中5例为静脉注射药物依赖者,4例有同性恋史。“获得性免疫缺陷”即艾滋病可严重破坏机体的免疫功能,导致多种病原体感染和发生恶性肿瘤,从而引起死亡。 1983年法国首先发现了病原体,1984年美国也证实了艾滋病的病原体是病毒。由于患者不断增多,流行范围不断扩大,对本病的防治已得到各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极大关注。然而迄今仍未有效地控制其流行,且在本病防治上仍无突破性进展。艾滋病已成为20世纪的新流行病。 AIDS患者是由于获得性免疫缺陷,主要表现为条件性致病感染和恶性肿瘤,且常伴有肾脏并发症,根据肾活检或尸体解剖结果发现为20%~30%。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肾病(HIVAN)最早由Rao等(1984)报道,在AIDS患者中部分病例具有HIVAN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