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后颈内动脉闭塞 如何诊断对轻型脑损伤伴有颈内动脉闭塞的病人,常能从临床表现与脑损伤程度不符而疑及此症,特别是伤后1~2天病情突然加重出现大脑半球缺血的征象,如嗜睡、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患侧眼黑矇或失语等症状。若同时伴有一侧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病侧眼底动脉压下降、苍白变细或视网膜染色迟缓即应考虑本病。对重型脑损伤伴有颈内动脉闭塞的病人,要在脑缺血尚未至不可逆损害之前就明确诊断,并非易事,只有在密切观察的前提下,及时采用影像学辅助检查,才能作出早期诊断。脑血管造影检查可以直接显示动脉闭塞的具体部位和程度,有助于治疗的抉择可谓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CT和MRI检查有助于诊断。
外伤后颈内动脉闭塞 需要做哪些常规检查无特殊表现。
外伤后颈内动脉闭塞 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1.脑血管造影 可见患侧颈内动脉颅外段阻塞,大脑中与大脑前动脉影像消失。 2.MRI检查 脑缺血后1h即可检出,最初9h内缺血区已出现脑水肿,T1加权图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约12h之后缺血区组织发生坏死使T1弛豫时间延长,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当缺血区软化、囊变时,其信号则与脑脊液相类似。 3.CT扫描 在脑缺血区早期6~24h内只有少数病人出现边界不清的稍低密度区,检出率略逊于MRI,但24h后大都可以看到边界清晰的低密度梗死灶,其形态和部位与闭塞的动脉的分布相一致;2~15天时,梗死区密度更低边界尤为明显,且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和占位效应;2~3周时,侧支循环开始形成,毛细血管增多充血,故梗死区出现弧形或结节状等密度或稍高密度,此时,病灶范围反较模糊;4~5周后,梗死区囊变,密度与脑脊液相似;强化扫描对脑梗死的显示更具特色,动脉闭塞后第1周因局部缺血严重可无强化现象,7~10天时因毛细血管增生,则可见明显的线状、脑回状或环状强化影像,有重要诊断价值。 4.多普勒超声检查、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及放射性核素闪烁脑血管造影 有助于了解脑缺血或梗死的情况,可作为辅助诊断的手段。
外伤后颈内动脉闭塞 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轻者起病较缓,闭塞动脉的远端尚有部分侧支代偿,脑缺血或梗死的范围较小,临床上多为不全偏瘫,病人神志尚清,多能诉头痛,较易误诊为颅内占位病变,或与脑损伤相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