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毛滴虫病 如何诊断具有典型症状的阴道毛滴虫病,诊断并不困难。典型症状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即使未查见滴虫亦可诊断。对不典型患者及带虫者则应依靠检查滴虫为确诊依据。临床上常用悬滴法。置一滴温热生理盐水于载玻片上,取阴道分泌物少许混于盐水中,立即镜检。此法如能注意保温,新鲜,检查者经验丰富,其检出率及可靠性都很高。近年已制备成阴道毛滴虫单克隆抗体,采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检查阴道分泌物中滴虫,阳性率和准确性均有提高。对男性患者和带虫者亦可用上述方法检查前列腺液、精液及尿沉渣中虫体,但阳性率远远低于女性。毛滴虫性阴道炎应与真菌性阴道炎、淋球菌性阴道炎及老年性阴道炎相鉴别。此外,非特异性细菌性阴道炎常与合并细菌感染的毛滴虫性阴道炎混淆,临床诊断时也应考虑。 阴道毛滴虫病 需要做哪些常规检查有下列几种方法。 1.悬滴法 将取得标本的棉拭子置于含有0.5~1.0ml温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摇匀制成悬液,取一滴悬液,涂成薄片,立即镜检,找到活动的毛滴虫即可作为诊断依据,冬天操作时要注意维持室温在20℃左右。 2.涂片染色法 将取得标本涂片、干燥,用Wright或Giemsa染色,镜检找虫体,检出率较高。 3.培养法 常用的培养基有肝浸汤培养基和蛋黄浸液培养基。把标本接种于培养基内,置37℃孵育48h后,镜检。此法敏感,检出率可达90%~93%,尤适用于轻症者、无症状携带者或慢性感染者。
阴道毛滴虫病 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阴道分泌物pH值>5.0,湿片镜检可见到活动的滴虫。
阴道毛滴虫病 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本病须与阴道的其他病原体感染,如念珠菌、淋球菌、阴道棒状杆菌等感染性阴道炎相鉴别。 1.细菌性阴道病 阴道分泌物常伴鱼腥样气味且pH>4.5,同滴虫病相似。但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一般无外阴刺激症状,阴道不充血,分泌物为稀薄而均匀一致的灰白色,不呈黄绿色泡沫样,胺试验阳性,镜检线索细胞阳性。 2.念珠茵性阴道炎 常有外阴痒和(或)刺激症状,检查可见外阴炎,阴道黏膜潮红,阴道分泌物呈奶酪样凝块或豆渣样,pH<4.5,胺试验阴性,显微镜下可见假菌丝和芽生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