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疽 的病因病原体为马鼻疽杆菌(malleomyces mallei),为革兰阴性需氧杆菌,菌体类似于白喉杆菌,一般化学消毒剂即可杀灭该菌。主要传染源为病马、病驴、病骡,病人可成为传染源。人类感染多见与家畜有密切接触者,病菌主要通过破损皮肤与眼、鼻、口腔等黏膜而侵入人体,病例多数发烧。 鼻疽 的发病机制本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病菌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侵入人体,也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感染而发现。
流行病学表现20世纪以前,鼻疽在人和动物中流行很广泛,遍及世界各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马的鼻疽曾严重流行于欧洲及巴尔干半岛时曾将大量患病的马匹处死,才得以控制。近来许多国家已基本消灭本病,但有些使用马从事生产的国家或地区(亚洲和南美洲),由于防治措施不力,马的鼻疽感染率仍较高(10%以上),危害仍十分严重,因而人的感染机会亦存在。国内迄今乃不同程度地分布于各养马地区,主要在内蒙古、新疆、黑龙江、吉林、青海、宁夏等地。 1.传染源 主要为患病的马、骡和驴。羊、猫、犬、骆驼、家兔、雪貂等也能感染鼻疽杆菌。牛、猪和家禽对鼻疽则无自然感染。患者作为传染源亦有可能。实验室工作者因不慎亦可感染此病。 2.传播途径 鼻疽的传播途径可能有三种。 (1)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是人感染的主要途径。由于皮肤外露或损伤部分直接接触到病马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受感染,尤其是饲料、医疗或屠宰病畜、处理病畜尸体时,鼻疽杆菌经皮肤或黏膜破损处侵入人体。 (2)呼吸道传播:当病畜咳嗽或打喷嚏时,可通过气溶胶使健康的家畜、实验人员、兽医及饲养员感染。也可因清理病畜排泄物或打扫马厩中吸入含病菌的尘埃而感染。新分离的病菌,致病力较强,可使实验室工作人员吸入感染。 (3)消化道传播:这家畜间鼻疽传播的主要方式。因家畜吃了被污染的水、饲料或牧场的草而感染。人经饮水或进食被污染的食物受感染者较为少见,但有因吃病马的肉而受感染的报告。 3.人群易感性 人鼻疽常为散发,往往与人的职业有明显关系。本病多发生于兽医、饲养员、骑兵及屠宰工人中,多数为男性,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