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殖性红斑 如何诊断多数龗头或包皮的一般炎性疾病很少界限清晰,并且应用类固醇和抗生素治疗有效。组织活检有助诊断。
增殖性红斑 需要做哪些常规检查组织病理:角质层增厚,为分泌痂或异常角化物所覆盖。表皮细胞不规则增厚,特别是在边缘的乳头间,可形成表皮突而延伸入真皮。棘层增厚与Bowen病相似,棘细胞呈纺锤及椭圆形,细胞可有大而浓染的核及多个核,可出现细胞过早角化、极性紊乱、有丝分裂增加和空泡细胞。真皮内毛细血管扩张,炎性细胞浸润。
增殖性红斑 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增殖性红斑 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本病需与银屑病、扁平苔藓、鲍温病、假性上皮瘤样增生、角化性棘皮瘤相鉴别。 1.银屑病及扁平苔藓 发生于龗头上银屑病及扁平苔藓可呈红色斑块状浸润。但银屑病多有多层银白色鳞屑,剥除后有筛状出血;扁平苔藓发于龗头者常呈环状,伴有口腔黏膜损害。此外,在身体其他部位可见有银屑病及扁平苔藓损害。组织病理亦可鉴别。 2.鲍温病(Bowen’s disease) 增殖红斑与鲍温病之间难以鉴别。有人认为本病系鲍温病亚型。不同之处为鲍温病除黏膜外,可发于各处皮肤,而本病则只限于黏膜或黏膜皮肤交界处。预后良好,恶变及转移较少。 3.假性上皮瘤样增生(pseudoepitheliomatous hyperplasia) 系由慢性肉芽肿或溃疡等各种原因所致,组织病理可见表皮显著肥厚呈不规则增殖,可侵入真皮深层。有多数核分裂,棘细胞通常分化良好,在表皮肥厚增殖的周围可见炎症细胞浸润。 4.角化性棘皮瘤(keratoacanthoma) 多见于老年,好发于颜面、耳郭及手背等暴露部位,皮损通常为单发的豌豆至蚕豆大孤立性半球状隆起。质硬,境界清晰。顶端可形成火山口状凹陷,充填角栓。生长迅速,吸收后遗留萎缩性瘢痕。 组织病理:表皮增殖明显,可侵入真皮,增殖的棘细胞可见多数核分裂,真皮水肿,有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颗粒细胞及少数浆细胞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