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骨质疏松
疾病别名: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bone rarefaction;rarefaction of bone
英文名称:osteoporosis
骨质疏松 是什么?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本病常见于老年人,但各年龄时期均可发病。 骨质疏松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系指不伴引起本病的其他疾患;继发性骨质疏松则是由于各种全身性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引起的骨组织量减少。此外,按发生部位亦可分为局限性或泛发性骨质疏松。 1.原发性骨质疏松 又可分为幼年型骨质疏松、成年型骨质疏松绝经骨质疏松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等数种。 2.继发性骨质疏松 (1)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皮质醇增多症甲亢、甲旁亢、肢端肥大症、性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痛风等。 (2)营养不良性疾病:热卡-蛋白质营养不良症、维生素(A,B,C,D等)缺乏症、慢性酒精中毒、长期吸烟、妊娠与哺乳、吸收不良综合征、胃肠切除术后等。 (3)遗传性疾病:成骨不全、高半胱氨酸尿症等。 (4)药物性: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癫痫药物、抗肿瘤药物、肝素等。(5)结缔组织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等。 (6)肿瘤:多发性骨髓瘤、肥大细胞病、白血病、骨肿瘤等。 (7)全身性疾病:尿毒症、慢性肾炎肝硬化、慢性心衰等。 (8)废用性:长期卧床、截瘫、骨折、外伤性肌萎缩、肌营养不良综合征、太空飞行等。 WHO规定的骨质疏松症定义,包括4条:骨质量减少(量),骨维结构损害(质),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其共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