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缺乏症 如何诊断在诊断生长激素缺乏症之前,对疑似病人应先确定其是否是侏儒,一般1岁以内不容易发现,除非病情严重,1岁以内的生长障碍不特别明显,严重者在6个月后出现;患者需量出身高,然后与正常值相比,低于正常值的30%,即可确定;也可通过计算,公式为(1~12岁时):80+年龄(岁)×5低于数值的30%即可确定,低于20%应加强观察。尤其是体内GH尚有少量分泌者,患儿的身长指标虽矮,但离诊断所需的标的30%仍有距离。 诊断生长激素缺乏症除依靠临床表现外,主要依靠GH缺乏的确定,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侏儒。引起生长发育障碍的原因很多,其临床表现有些与垂体性侏儒有很大差别,有些则是完全一样。
生长激素缺乏症 需要做哪些常规检查GH缺乏的确定。虽然微量测定技术已更新,由原来的放射免疫分析,改为现在的免疫放射分析,敏感性提高多个数量级,仍不能区分出血中正常的下限与垂体GH缺乏性侏儒症的GH水平,这可能与正常人血中GH的基础值很低有关。因而要确定GH水平的高低,需要在特定情况下检查,并以多项试验结合判断。常用的试验有: 1.入睡30~60min后抽血,在生理的GH高峰时检测GH的浓度。 2.收集夜间9时到次晨7时的尿液,测定尿中排出的GH,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有可能区分出正常的下限;其实践尚有限,需进一步观察总结。 3.精氨酸刺激试验 静脉注射精氨酸,其方法是禁食一夜后,以0.5g/kg,最大20g,于30min内滴注,试验前及试验后15,30,90,120min抽血测GH的浓度。正常人受此刺激,在30~90min内出现GH分泌的增加峰。垂体GH缺乏性侏儒症时无GH释放高峰或高峰低平。 4.左旋多巴刺激试验 左旋多巴口服,体重15kg时服125mg,体重在15~35kg之间服250mg,体重大于35kg服500mg,服药前后抽血,其临床意义同精氨酸刺激试验。副反应主要是恶心等胃肠道不适。 5.可乐定刺激试验 可乐定口服,0.10~0.15mg/m2,抽血及其临床意义与精氨酸刺激试验类似。注意少数病人可出现低血压与嗜睡。 6.胰岛素低血糖试验 低血糖是人体严重的应激情况,此时体内GH会大量释放。此试验有一定危险性与不适。一般用人胰岛素0.075~0.1U/kg,溶于生理盐水中,于2min内注射完,要求在此后20~40min内血糖低于2.5mmol/L(45mg/dl)或为原来的50%。低血糖峰后GH一般即出现增加峰,同时皮质醇也升高。为防止低血糖昏迷与抽搐,应开放静脉滴注盐水,备好葡萄糖注射液。 以上试验均有假阳性与假阴性,但以胰岛素低血糖试验时最少。临床上多以其他3个试验结合作出判断,如结果仍模棱两可,再加用低血糖刺激试验。其他还有胰升糖素、加压素等试验,临床上应用较少。 生长激素缺乏症 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包括下丘脑和垂体的CT或MRI检查,以及骨龄测定。CT或MRI主要用于发现和排除下丘脑和垂体部位的器质性病变。骨龄检查对明确病情、帮助诊断、指导治疗,均有很大帮助,一般12岁以内拍腕骨,12~14岁拍肘关节,14~16岁拍肩关节,16~18岁拍膝关节;由于垂体性侏儒的骨龄多延迟,摄X片部位可适当选拍晚1个年龄段。
生长激素缺乏症 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1.非内分泌因素引起的矮小症 (1)体质性矮小症:不是疾病,有阳性家族史,出生时身高、体重正常,儿童期生长一直迟缓,青春发育延迟,青春发育期生长加速,一部分人不明显,成人后身高正常或为正常的低限。生长迟缓期内,患儿无垂体性侏儒的面部表现,体型正常,骨龄正常或稍延迟,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也正常。 (2)基因遗传性侏儒症:与家族、种族有关,无内分泌功能紊乱,骨龄正常。 (3)胎儿期发育不良:低体重儿、早产儿于出生后,一部分病人一直以低百分位数生长,成人后仍很矮。患儿面部可有幼稚、脸圆,甚至也有细皱纹,体型正常、骨龄正常或稍延迟,内分泌功能正常。 各种严重的全身或器官慢性病,都可引起儿童及少年生长障碍。比较严重的有营养不良、吸收不良、慢性肝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脏病变、慢性肺病。在对侏儒症行内分泌检查前,有关这些方面的问题就应注意或检查到。 (4)各种矮小综合征:为先天或遗传性疾病,如Turner综合征、Noonan综合征(假Turner综合征)、Prader-Willi-Lalhert综合征、Laurence-Moon-Biedle综合征,以及常染色体异常引起的各种病症,均可在儿童期乃至成人表现为身材矮小;除矮小外,尚有各自独特的临床表现,较容易与生长激素缺乏症相鉴别。 (5)骨与软骨发育不全:患儿多有肢体畸形,容易区别。 2.其他内分泌因素引起的矮小症 (1)Laron侏儒:血中GH增多,但肝脏受体或受体后有缺陷,产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减少;后者是出生后促进生长的主要生长介素。该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临床表现与生长激素缺乏症一致,诊断要依靠患儿表现的血中GH升高才能作出判断;测定血中IGF-Ⅰ缺乏或明显减少,再加GH升高,则可以确诊。 (2)俾格米(Pygmies)侏儒:见于中非、中南亚及大西洋一带俾格米族人群中,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血清中GH正常或增高,但IGF-Ⅰ减少,IGF-Ⅱ正常,外源性GH不能改善生长。 (3)分子结构异常的GH分泌:罕见,血中有免疫活性的GH浓度升高,但其生物活性降低或缺乏。 (4)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在儿童表现为克汀病,智力发育障碍,体型异常。但有一部分患儿表现不典型,以生长发育障碍明显,其他症状较轻,应引起注意。 (5)糖皮质激素过多症:包括库欣病、肾上腺肿瘤分泌过多的皮质醇,以及长期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能是大量的糖皮质激素抑制了GH分泌,抑制生长介素对软骨生长的刺激作用,并造成负氮平衡,使蛋白质合成障碍及骨质脱钙,这样骨基质形成迟缓,钙盐不能沉积,生长便被抑制。 (6)糖尿病:幼年期糖尿病控制不好,一部分患儿生长发育障碍,原因可能是这部分患儿的内生糖皮质激素过多,加上胰岛素不足,其蛋白质合成等受到严重影响。有效地治疗糖尿病可使生长恢复。若患儿有糖尿病、矮小症与肝脾肿大,则称为Mauric综合征。 (7)尿崩症:未控制好的患儿因摄食减少及内环境和代谢紊乱,出现生长障碍。纠正后,大多数能恢复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