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症与肢端肥大症 如何诊断1.临床特征 (1)特殊面容和体态:如眶上嵴、颧骨及下颌骨增大突出,牙缝增宽,咬合错位。胸骨突出,胸腔前后径增大,骨盆增宽,四肢长骨变粗,手脚掌骨变宽、厚大。皮肤变厚变粗,额部皱褶变深,眼睑肥厚,鼻大而宽厚,唇厚舌肥,声音低沉等。 (2)内分泌代谢紊乱:女性月经失调、闭经,男性乳房发育、溢乳、性功能减退。可伴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少数患者可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和l型糖尿病。 (3)脏器肥大:常伴有高血压、心脏肥大、左心室功能不全、冠状动脉硬化等,晚期可出现心力衰竭。 (4)肿瘤压迫症状。 2.检查 (1)GH测定:正常人一般低于5ng/ml,若大于5ng/ml,葡萄糖抑制试验中最低值大于5ng/ml有诊断价值,但仅测1次血GH值不能诊断或排除本病,应连续测定(GH谱)或结合抑制和兴奋测验,才能准确判断GH的分泌功能状态。 (2)TRH兴奋试验:可见GH明显升高;峰值与基础值之差大于1Oµg/ml。 (3)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l测定:明显高于正常。 (4)腺垂体及靶腺其他激素测定:早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激素(TSH)、PRL基本正常或升高,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降低。 (5)钙、磷代谢:血钙大多正常,血磷往往增高,并可作为本病活动的一个指标。 (6)糖尿病的有关检查。 (7)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可发现肿瘤。X线检查常可有骨板增厚、骨质增生等表现。 巨人症与肢端肥大症 需要做哪些常规检查1.实验室基本检查 (1) 血清GH:人GH呈脉冲式分泌,具昼夜节律分泌特征,但受运动、应激及代谢变化的影响。人的GH分泌每天有5~10个分泌峰,峰值最高可达40µg/L,峰间谷值多小于0.2µg/L。正常人在运动、应激状态时,或GH分泌高峰时取血,其血GH值偏高(女性明显)。肢端肥大症患者的GH分泌丧失昼夜节律性,但仍保持着间断的脉冲式分泌,其血浓度的个体差异较大,但垂体GH瘤大多呈GH自主性分泌。患者分泌GH脉冲频率增加,且血GH基础值与空腹结果均增高(轻症及老年患者取血为分泌峰的谷值时,增高可不明显),有报道年龄每增加10岁,其血GH值下降7µg/L,而且不同的放射免疫法检测的GH值相差较大。故仅1次血GH测定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得的血清GH最低值仅1.5~2.0µg/L,其灵敏度虽可达0.5µg/L,但仍有50%~80%的正常人的基础值低于此值。最新的免疫荧光或免疫发光测定的灵敏度达0.005~0.01µg/L,可准确地测得正常人的血GH基础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是检测GH的免疫反应性水平,而不是生物活性。GH要发挥其生物效应必须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用免疫放射受体法测得的结果能更好地反映GH的生物作用。 血清中的GH组分很不均一,含有20kD、22kD GH聚合体等多种形式,钡定血GH谱是确诊GH过度分泌的较佳方法,因可了解血GH增高的组分及其比例。GH在血中的半衰期为20~25min,故测定血GH谱时,每5~20 min取血1次,连续测1夜或24h。肢端肥大症患者血GH基础值比正常人升高数倍至数十倍,多在1µg/L以上,GH脉冲分泌峰频率增多2~3倍。另一方面,GH谱还可能与分泌进入血液的GH浓度有关。Ng等的资料提示,口服葡萄糖后的血清中以20kD GH为主,而行TRH/GnRH刺激后,血中以22kD GH占优势。 GH水平测定还有助于判断治疗效果和预后。病情长期处于活动状态,肿瘤分泌大量GH者的死亡率高,生活质量差。 (2) 尿GH:为近年发展的一种新的测定方法,尿GH的测定能反映一段时间内的GH分泌量,而且与血IGF-Ⅰ呈正相关。肢体肥大症患者24h或12h尿GH排泌量常较正常人高50~100倍。 (3)血IGF-Ⅰ: ①一般认为,血清IGF-Ⅰ水平是反映慢性GH过度分泌的最优指标,这是由于: A.肢端肥大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由于IGF-Ⅰ的作用增强所致。 B.绝大部分活动性肢端肥大症患者的IGF-Ⅰ浓度增高。一些资料显示,血清IGF-Ⅰ持续升高或既往有过肿瘤的病人特别易于伴发结肠、直肠、甲状腺、胃等部位的肿瘤,男性较女性具有更大危险性。 C.患者血清IGF-Ⅰ浓度与病情活动性及测定前24h血GH值相关,故能反映测定前24h分泌的GH的生物作用。 D.血IGF-Ⅰ与IGF-Ⅰ结合蛋白结合,半衰期长,其血浓度在24h变化很小,且不受取血时间、进餐与否、睾酮和地塞米松等的影响。 E.病情较轻者,即使血GH稍增高,但血IGF-Ⅰ水平多明显升高。 F.偶尔,肢端肥大性巨人症患者可表现为血GH正常,GH对低血糖症的反应迟钝、GH缺乏脉冲性分泌特点,而血IGF-Ⅰ和PRL升高显著,可能与组织对GH特别敏感有关,故确诊必须依赖于IGF-Ⅰ测定。 ②解释血IGF-Ⅰ结果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A.血GH与IGF-Ⅰ水平呈对数性而非直线关系。当血GH水平高于20µg/L时,血IGF-Ⅰ水平即达高峰平台水平,即此GH水平是刺激肝脏合成IGF-Ⅰ的最高有效水平。这可解释为什么不同GH水平的患者的病情活动性可以相似。 B.各实验室必须有自己的不同性别和年龄的正常值,青春期儿童的血IGF-Ⅰ水平较高,而老年人轻度肢端肥大症患者的血IGF-Ⅰ水平可在正常值范围内。 C.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不良时刺激肝脏产生IGF-Ⅰ,导致血IGF-Ⅰ水平升高。 D.血IGF-Ⅰ水平受营养状态影响,伴营养不良、饥饿及肝病时可使血IGF-Ⅰ水平下降。 E.妊娠妇女,尤其是妊娠最后3个月的血IGF-Ⅰ水平升高,达正常人的2~3倍,这是由于胎盘能分泌胎盘GH,也是妇女在妊娠时有肢端肥大症面容、皮肤变粗、手脚增大、出汗增多等的原因之一。除去其他影响因素,一般成年人IGF-Ⅰ浓度超过333µg/L时可确诊肢端肥大症。若患者临床上有肢端肥大,但血IGF-Ⅰ水平正常,应怀疑有IGF-Ⅰ结合蛋白缺乏、GH分泌瘤栓塞、病情处于非活动期或为类肢端肥大症。由于血IGF-Ⅰ浓度在24h变化很小,故为一种检测肢端肥大症病情活动与否以及治疗是否有效的实用指标。但IGF-Ⅰ测定的影响因素较多,取血后应及时分离,储存及运输时标本处理应恰当,测定前应去除IGF-Ⅰ结合蛋白,否则易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4)血IGF结合蛋白-3(IGFBP-3):IGF-Ⅰ是表达GH的促生长作用的介质。IGFBP-3的分子量为150kd的三元复合物,检测时不需提纯,仅需10µl血清。由于IGFBP-3是由GH通过IGF-Ⅰ诱导产生的,因此IGFBP-3的浓度有助于肢端肥大症和巨人症的生化评估。有研究表明,在肢端肥大症活动期,IGFBP-3升高。在判断疾病是否处于活动期以及手术疗效方面,血IGFBP-3比IGF-Ⅰ更有价值。近来用特定的放射免疫法测定IGFBP-3水平,进一步证实它为肢端肥大症病情变化的标志物,而且作葡萄糖抑制试验时,有的患者虽血清GH及IGF-Ⅰ水平被抑制,其IGFBP-3水平仍较正常人高。IGFIBP-3浓度随年龄增大而下降。大多数正常成人的血IGFBP-3浓度为2~4mg/L,而病情活动的本病患者常超过10mg/L。 (5)血生长激素结合蛋白(GHBP):在多数情况下,患者血中过量的GH主要是分子量为22kd的GH单体。随着其浓度的升高,出现GH受体下调。编码GH受体的细胞外序列与GHBP相同。用FPLC凝胶色谱法区别结合GH与游离GH,发现患者的GHBP水平明显下降,经奥曲肽(octreotide)治疗或手术切除垂体腺瘤后,其GHBP水平又恢复正常。持续低血GHBP水平提示肢端肥大症处于活动期。 除以GHBP形式存在的GH受体部分释放外,患者血中还存在GH受体抗体。用色谱法分离和Nb2,法在肢端肥大症患者血清中发现IgGs,且其血中的GH和IGF-Ⅰ水平也升高。GH受体抗体在肢端肥大症发生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明确。 (6)尿 IGF-Ⅰ:肾排泄,患者尿中IGF-Ⅰ浓度升高,但检测尿IGF-Ⅰ并不比血IGF-Ⅰ测定更有价值。 2.动态试验 (1)口服葡萄糖抑制试验:临床确诊肢端肥大症和巨人症最常用的试验,亦为目前判断各种药物、手术及放射治疗疗效的金标准。患者口服75g葡萄糖,分别于口服葡萄糖前30min,服葡萄糖后30、60、90和120min采血测GH浓度。正常人于服糖120min后,GH降至2µg/L或更低,男性(<0.05µg/L)比女性(<0.5µg/L)降低显著。多数肢端肥大症患者GH水平不降低,呈矛盾性升高,GH水平对葡萄糖无反应或部分被抑制。应用此实验的困难是血GH水平在1~3µg/L的活动性肢端肥大症患者,不能用降至2µg/L以下作为诊断标准。近来用免疫发光技术测得口服葡萄糖后正常年轻女性和男性的血GH水平分别抑制到0.2及0.1&mi 巨人症与肢端肥大症 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1.颅骨X线照片 多数肢端肥大症患者蝶鞍显著扩大(正常成人蝶鞍长约7~16mm,平均7mm;深7~14mm,平均9.5mm),鞍底呈双重轮廓,肿瘤巨大时可破坏鞍背和鞍底。 2.蝶鞍区CT及MRI 这是目前诊断垂体肿瘤的两种最佳方法,但是MRI在垂体瘤诊断上具有以下优越性:①MRI能显示垂体瘤的周围关系,如视交叉受压、移位和海绵窦受压情况;②组织分辨率高,能显示肿瘤内出血,坏死和囊性变;③在显示微腺瘤方面较CT更敏感。 3.胸部和腹部CT 主要用于诊断或排除垂体外肿瘤。 4.其他影像学检查 必要时可用111In或123I标记的奥曲肽扫描,或正电子断层扫描(PET)等协助诊断和观察疗效。
巨人症与肢端肥大症 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典型的巨人症与肢端肥大症表现特殊,不难诊断,但一些早期或不典型病例须与下述一些疾病相鉴别。 1.脑性巨人症 GH瘤所致巨人症要与脑性巨人症鉴别,后者较少见,出生后到4岁以前生长迅速,有早熟现象,常有脑积水,智力发育差。X线蝶鞍正常,血GH正常。 2.Marfan综合征 本病可与巨人症混淆,它是先天性中胚层发育不良性疾病,30%有遗传性。表现生长迅速,身高比正常人要高出许多,而躯体和手指、足趾细长,呈蜘蛛样,并常伴一些其他表现,如头部呈长形,有扁平足,皮脂缺乏,肌肉萎缩,半数以上有晶体脱位、视网膜剥离和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是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无GH升高和内分泌代谢的异常。 3.无睾巨人症 因性腺萎缩,性功能低下,致骨骺闭合晚,骨龄延迟,身材较高大、细长,类似巨人症,但X线蝶鞍不大,骨骼结构较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小,指间距超过身长,GH水平正常,无内分泌改变。 4.皮肤骨膜增厚症 多为青年男性,外形类似肢端肥大症,手足增大,皮肤增厚,但无头颅增大,也无蝶鞍增大和压迫症状,无内分泌和生化代谢紊乱,血GH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