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性痴呆 如何诊断本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因之,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极为重要。 1.病史 年龄30~50岁或年岁更大的病人,在5~20年前曾有明确或可疑的冶游史和梅毒感染史。发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精神功能减退,记忆及判断力缺损等,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 2.精神症状以显著的个性改变和智能缺陷为主。这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常常开始潜隐,且发展缓慢,故易被忽视。因此当精神检查时,须详细观察。 3.躯体症状有明显的眼部变化,言语、书写障碍,震颤等特征性面容。包括神经系体征、早期即已出现的瞳孔改变,言语、书写障碍及震颤等,也都有其特点。 4.实验室检查发现血清和脑脊液瓦氏反应和康氏试验阳性;血清和脑脊液梅毒螺旋体分离阳性;脑脊液压力多在正常范围,细胞数一般有所增加,蛋白定性一般多为阳性,胶样金试验常呈特殊曲线;辅助检查显示:脑电图呈进行性慢波增加,失去正常α节律,呈广泛异常表现。CT可见脑萎缩、脑室扩大,侧脑室前角扩大尤为明显,有助于确诊。 麻痹性痴呆 需要做哪些常规检查1.血液检查 血液的康瓦反应均为强阳性。一般阳性率在90%~95%。甚至可高达100%。 2.脑脊液检查 压力多在正常范围内。外观无色透明,细胞数一般有所增加,多在10~50/mm3。细胞数的高低反映疾病的活动情况和治疗反应的状态。蛋白定性一般多为阳性。胶样金试验常呈特殊的曲线,如5555443210或5554431000等。这类反应反映了脑脊液蛋白含量的异常,但不标志着疾病的活动情况。 血液和脑脊液两者检验的结果必须结合考虑,但应以脑脊液的结果参考性大。如血液康瓦反应呈阴性,而脑脊液为阳性时,脑脊液的阳性反应较为重要,应结合病史中有关治疗的情况加以分析。一般说,经过治疗后,血液的阴转率往往较脑脊液为快,因此单项血液的阴性反应并不意味着对诊断的否定。
麻痹性痴呆 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脑电图呈进行性慢波增加,失去正常α节律,呈广泛异常表现。CT可见脑萎缩、脑室扩大以侧脑室前角尤为明显。
麻痹性痴呆 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鉴别诊断中容易和以下精神疾病相混淆。须加以区别。 1.神经衰弱 在早期阶段,麻痹性痴呆常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与神经衰弱非常相似。但二者之间却有着本质上的差异,神经衰弱无智能改变。麻痹性痴呆除了神经衰弱症状外,躯体可见异常,如瞳孔的变化,血液及脑脊液瓦氏反应和康氏试验阳性。 2.情感性精神障碍 麻痹性痴呆的夸大型和抑郁型与躁郁症有些类似,但却缺乏躁郁症的基本特征和病程特点,其妄想的性质与内容也有很大的差异。麻痹性痴呆病人无思维、情感、行为的配合,并有器质性症状;躁郁症病人无个性变化和智能缺损,且神经系统和血、脑脊液的检查也都没有阳性所见。 3.精神分裂症 尽管麻痹性痴呆可有精神分裂症样表现,但与精神分裂症还是有明显不同。麻痹性痴呆病人有智能改变和确切的实验室证据。后者既没有智能的缺损,也没有神经系统和化验检查的阳性指征。同时两者的妄想性质和内容也迥然不同。 4.脑动脉硬化性精神病 本病的智能障碍主要表现为限局性痴呆,在很长时间内对疾病和外在环境仍保持批判能力。此外,个性保持较为完整,血液和脑脊液也没有麻痹性痴呆的特殊变化。 5.老年性痴呆 本病虽有个性变化和智能缺损,其表现形式却不同,且血液和脑脊液无特殊改变。病史也可资鉴别。 6.脑梅毒 本病也属于晚期神经系统的梅毒,但是两者的病理变化却有所不同。脑梅毒主要侵害脑膜和血管,性质以炎性病变为主,潜伏期较短,发病年龄较早。神经系统的病变也较分散,局部症状较为多见。精神症状较轻微,既缺乏严重的全面性痴呆也没有明显的个性改变。同时,血液和脑脊液瓦氏反应的阳性率和强度都较低,但脑脊液的细胞数则较多,胶样金曲线也不同,呈梅毒型,即0123321000。治疗的反应较快,所以转阴较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