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胆道闭锁 如何诊断胆道闭锁的主要症状是持续性黄疸、陶土色粪便、浓茶样尿和肝脾肿大。晚期可表现为胆汁性肝硬化、腹水、腹壁静脉曲张和严重的凝血障碍,个别患儿由于肝内生成“血管舒张物质”,使肺循环与体循环短路开放,而出现发绀及杵状指。 胆管闭锁的早期诊断仍十分困难,所使用的诊断方法形式繁多,手段各异,均需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辅以核素检查、胆道造影及肝穿刺活检。对诊断困难者主张早期手术探查。 先天性胆道闭锁 需要做哪些常规检查胆管闭锁的血清生化学检查较多,但特异性欠佳。肝功能化验血清胆红素升高,特别是直接胆红素的动态观察是较为肯定的一种方法。血清胆红素可高达85~340μmol/L(5~20mg/dl)。黄疸指数40~l00U甚至达200U以上,生后3个月硫酸锌浊度试验(ZnTT)和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多数呈阳性,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多数显示轻度或中度升高,很少超过800U,但个体差异较大。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也应用于胆管闭锁的诊断。大部分胆管闭锁病儿γ-GT高峰值高于300U/L,呈持续高水平或者迅速增高状态。溴磺肽钠(BSP)的血浆清除分析是一种技术较为简单的方法。胆管闭锁的BSP清除曲线的特点为胆汁分泌相的缺如。5’-磷酸吡哆醛(PLP)在病儿的血中明显升高,尿中PLP略升高,但意义尚未肯定。 用十二指肠引流管收集十二指肠液加以分析的方法是多年来诊断胆管闭锁的方法之一。 先天性胆道闭锁 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1.放射性核素检查 131I标记的孟加拉玫瑰红(131I-RB)排泄试验常用于胆管闭锁的诊断。Maksoud认为,131I-RB粪便排泌若低于5.8%者为胆管闭锁。还可用于肝胆系统扫描显像。近年来应用的氮亚氨乙酸(IDA)及其同类物作为肝胆显影。用99mTc将其标记后,借助γ照相可观察肝胆系统的功能状态。它优于131I-RB,是胆管闭锁诊断的较好方法之一。 2.超声、CT、MRI 这些检查胆管系统难以显示,但可提供参考。影像检查胆囊不显像或胆囊显著瘪小(1.5cm以下)有一定提示意义。 3.胆道造影检查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是一种简单切实可行的方法,在确定胆道扩张方面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术前PTC的目的是:①鉴别新生儿肝炎;②了解肝内胆管结构;③判断胆管闭锁的病理类型;④为手术方法提供依据。 术后PTC的目的是:①了解吻合口有无缺窄;②估计预后;③再次手术的选择。以往胆管闭锁的造影成功率低于50%,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可明显提高成功率。胆漏、出血等操作方面的并发症占1%~2%,应予注意。 4.腹腔镜检查 当腹腔镜检查未见胆囊或胆囊体积小,以及胆囊发育不良时,可在直视下将造影剂注入胆囊床下的肝实质内或胆囊内,观察有无正常肝内胆管及造影剂能否进入胆囊或十二指肠。可同时做肝活检,这是一种简单、安全而且迅速的诊断方法。
先天性胆道闭锁 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本病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新生儿肝炎 本病与新生儿肝炎鉴别最困难。有学者认为,胆道闭锁与新生儿肝炎可能为同一疾病的不同病理改变。约20%的新生儿肝炎有胆道完全性阻塞阶段,梗阻性黄疸的表现,极似胆道闭锁,但此类患儿肝外胆道大部分正常,很少见脾大。经一般治疗,多数4~5个月后,胆道疏通,黄疸逐渐消退,可自然痊愈。所以通过长时间的临床观察,可作出鉴别诊断,是先天性胆道闭锁若能在2个月内行胆道重建手术,可获得良好的胆汁引流效果;超过3个月肝脏由于胆汁性肝硬化已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即使手术,效果也不佳,因此早期鉴别诊断十分重要。 (1)临床鉴别要点:肝炎男婴多于女婴,而胆道闭锁女婴多于男婴;肝炎黄疸较轻有波动,胆道闭锁时黄疸持续性加重;肝炎时为黄色软便,胆道闭锁陶土色便出现较早且持续时间较长;胆道闭锁时肝大较肝炎重,质地硬,常伴有脾大。 (2)实验室鉴别: ①血清胆红素:肝炎患儿随病程而逐渐下降,胆道闭锁呈持续升高。 ②碱性磷酸酶:新生儿肝炎很少超过40U,随肝炎好转而下降;胆道闭锁持续性升高。 ③血清亮酸转肽酶的活化:新生儿肝炎只有23%的病例超过500U。 ④血清5’-核苷酸酶的测定;胆道闭锁此酶浓度增高;新生儿肝炎病儿一般不超过25U/L。 ⑤血清胆酸测定:胆道闭锁较新生儿肝炎血清胆酸明显增高,动态观察更有意义。 ⑥血清甲胎蛋白测定:新生儿肝炎时肝细胞增生,甲胎蛋白合成增加,浓度升高,若高峰大于40ng/dl可诊断为新生儿肝炎。胆道闭锁主要是胆管上皮增生,无肝细胞增生,故血清甲胎蛋白为阴性,甚少阳性,平均值较低,两者差异明显。 (3)辅助检查: ①测定十二指肠引流液中的胆红素:十二指肠液不含胆红素者中,90%为先天性胆道闭锁,有助于先天性胆道闭锁的早期诊断。 ②131I-RB排泄试验和99mTc-PL扫描:正常时131I-RB静脉注射后,为肝脏多角细胞摄取并通过胆汁排泄到肠道,不被肠道吸收,胆道闭锁患儿玫瑰红滞留于肝内不进入肠道,因此测定粪便内131I的含量可了解胆道阻塞情况。一般按2UC/kg注入静脉72h后测定粪便内131I的含量,90%的胆道闭锁131I随粪便排泄量在5%以下,而新生儿肝炎患儿几乎都在10%以上。99mTc-PL扫描亦有助于胆道闭锁和新生儿肝炎的鉴别。 ③肝脏穿刺活检:新生儿肝炎以肝实质细胞病变为主,而胆道闭锁则以胆管系统及门静脉区病变为主。虽然胆道闭锁和新生儿肝炎病理改变无特征性变化,只是严重程度有区别,但汇管区面积,单位面积内小叶内的胆栓和小叶间的胆栓在两病间存在明显的差别。 ④B型超声:新生儿肝炎时肝内外胆管、胆总管、胆囊为正常图像,但胆道闭锁的肝外胆道不能探出,胆囊瘪小或不显影,肝大伴有脾大。 ⑤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此项检查不仅能用于鉴定胆道闭锁和新生儿肝炎,而且胆道闭锁患儿在术前行PTC检查能了解肝内外胆道的病变,确定梗阻部位,以此可确定术式。 2.新生儿溶血症 此症早期与胆道闭锁相似,有黄疸、肝脾肿大等,但患儿有严重贫血表现,末梢血象大量核红细胞,随病儿长大,血象多自行恢复正常。 3.新生儿哺乳性黄疸 病因为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活力受到母乳中某些物质的抑制,一般于出生后4~7天黄疸加重,2~3周最深,血胆红素可达15~25mg/dl,停乳后2~4天高胆红素血症迅速消退,本病临床上无肝脾肿大及灰白便。 4.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本病为黄疸、腹部包块,灰白色粪便,但黄疸为间歇性,B超可探及液平肿块。 此外,肝外胆道附近的肿物或胆总管下端淋巴结肿大,可以压迫胆道引起梗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