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风湿热
疾病别名:风湿热;rheu fev;rheumapyra;急性风湿病;polyarthritis rheumatica acuta;rheumatopyra;急性风湿性多关节炎
英文名称:rheumatic fever
风湿热 是什么?
虽然希波克拉底提到过一种年轻人的急性、游走性关节炎,1665年Sydenham也可能已认识了该病,但直到1808年David Dundas才发表了一篇关于急性风湿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描述,文中首次使用了“风湿热”这一名词。他总结道:“这种心脏病常是风湿侵犯的结果,或者与之相关联,提示注意将风湿病引入胸腔的必要性……”。 Matthew Baillie和William C.Wells二人都赞同另一个伦敦医生David Pitcairn 1788年首次提出的“……那些患有风湿性疾病的人群比其他人更常发生器质性心脏病的症状”。Baillie在他的1797年的病理学教科书中提出急性风湿病患者的“某些心脏瓣膜有骨化或增厚”。Wells证实了Dundus的临床发现,并补充了皮下结节的描述。1819年,René T·Laennec已发现了心脏杂音,1831年,James Hope正确解释了发生原因。1840年,Jean Baptiste Bouillaud总结道:“……在大多数伴发热的急性关节风湿病病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脏浆膜纤维组织的风湿病……”这一发现成为公认的“并发定律”。1883年,Augel Money记述了心肌肉芽肿,1904年,Ludwig Aschoff对此进行了更详细的描述。Asehoff结节被认为是风湿性心肌炎的特征。 Chorea(舞蹈病)一词来自希腊文舞蹈,被Paracelsus(1493~1541)引用成一医学名词。1686年,Sydenham用St.Vitus舞的名字描述了一种现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舞蹈病类型。1831年,Richard Bright似乎是将这一行为与风湿热联系起来的第一人,这个观点于1850年被George Sée的流行病学研究所证实。1880年,James K.Fowler报告了扁桃腺炎是风湿热的一种常见的前驱症状。虽然Frederiek J.Poynton和Alexander Pain于1900年从1例风湿热患者的扁桃体分离出链球菌,但这只是一些有意义的病原菌之一。1928年,Homer F.Swift提出一种假说:风湿热由对链球菌的高敏感性引发,他认为非溶血性菌株极有可能是该病的病原体。1931年,Alvin F.Coburn在纽约和William R.Collis在伦敦分别发表的流行病学研究导致最后确认β溶血性链球菌是致病菌。支持风湿热免疫学发病机制概念的第一个证据是Edgar W.Todd 1932年发现了抗链球菌溶血素。因此,有人把风湿热包括在反应性关节炎内。 风湿热(rheumatic fever)是风湿病病程中急性发作的活动阶段,风湿热(rheumatic fever)是一种非化脓性炎症,它通常发生于链球菌感染后2~4周,是一种对咽部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和基质,是一个全身性疾病,典型的表现是发热、厌食、倦怠和关节疼痛。约75%的病人有关节炎,并以心脏和关节为显著的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全身性结缔组织炎症。临床表现以心肌炎与关节炎为主,可伴有发热、毒血症、皮疹、皮下小结、舞蹈病等。急性发作后常遗留轻重不等的心脏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