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屏气发作 的病因屏气发作常有诱因,患儿在发怒、害怕、受挫或疼痛之后易出现症状。
小儿屏气发作 的发病机制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多种原因所致,目前认为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不良,其他还包括迷走神经的作用引起心率减慢和呼吸抑制、周围血管的反应失调等,肺动力学中,对不适当刺激的反射性调节引起呼气性窒息和低氧血症以及铁的缺乏使患儿的行为易激惹。 呼吸调节方面的问题如呼吸运动中,肋骨和胸骨的运动问题、不适当刺激引起的反射(按压眼球可造成屏气发作)、在清醒和睡眠状态中的轻度阻塞性呼吸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如异常的周围肺血管床分流、体位改变或直立性的血管运动反射、过度的交感神经反射(通常引起屏气发作的发绀型)、或副交感神经反射(引起屏气发作的苍白型)。铁缺乏使体内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升高,影响患儿的行为。
流行病学表现屏气发作在临床上分为轻型和重型两种。轻型的流行率为4.7%~27%;重型的流行率为0.1%~4.6%。此外,临床上又根据屏气发作时,患儿皮肤颜色的改变而分为3类,一类为发绀型,占屏气发作的50%~60%;一类为苍白型,占屏气发作的20%~30%;另一类为混合型,患儿时而发作呈发绀型,时而发作又呈苍白型,占屏气发作的20%。 屏气发作开始的年龄,发绀型可从新生儿至生后18个月;苍白型则始于1~2岁。屏气发作的频率不等,有的患儿是每天均有发作,有的是每月发作数次。约50%的患儿于3岁时,屏气发作自然消失;而90%的患儿于6岁时,该疾病不复存在。20%~35%患儿有阳性家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