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偏头痛 如何诊断关于偏头痛的诊断,目前还没有一个客观的生物学指标,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及阳性家族史加以诊断。至于辅助检查一般对偏头痛的诊断是不必要的,其价值在于排除非偏头痛疾病。 1.没有先兆的偏头痛 1988年IHS制定了没有先兆的偏头痛诊断标准是至少有5次发作符合下列条件: (1)头痛发作持续4~72h。 (2)头痛至少具有下列4项中的2项特点:单侧头痛;搏动性头痛;中度或重度头痛,影响日常生活;日常体力活动(如上楼梯)时头痛加重。 (3)头痛时至少有下列2项中的1项表现:恶心和(或)呕吐;畏光及畏声。 (4)病史、体格检查及各项检查未发现全身或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如有其他疾病需有证据说明与头痛发作无关。 2.有先兆的偏头痛 诊断标准至少有2次发作符合下列4项条件中的3项: (1)有一次或多次完全可逆的先兆症状,表明有限局性大脑皮质和(或)脑干功能障碍。 (2)至少1种先兆症状的发展时程在4min以上或多种先兆症状依次出现。 (3)先兆症状持续时间均小于60min。 (4)先兆症状与头痛之间的自由间期小于60min(有时头痛也可在先兆前或与先兆同时开始)。 此外,病史、体格检查及各项检查应未发现全身或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如有其他疾病需有证据说明与头痛发作无关。 3.儿童诊断标准 HIS制定的偏头痛诊断标准过于繁琐及严格,不便于临床工作时应用。并且此诊断标准是面对整个人群的,由于小儿偏头痛的症状主诉、发作方式与成人不尽相同(比如小儿的发作时间较短,单侧性和畏声在小儿较少见),故有不少针对儿童的修改性意见。比较认同的有以下几点: (1)发作头痛时伴有腹痛、恶心或呕吐。 (2)偏侧头痛。 (3)头痛性质呈跳动或搏动性、刺痛性。 (4)经短暂时间后能完全缓解。 (5)有视觉、感觉或运动性先兆。 (6)在一级亲属中有一个或更多成员有头痛史。头痛特征如具有以上几项中之3项以上,则较支持偏头痛的诊断。 4.普遍认同的诊断标准 迄今尚无一致公认的偏头痛诊断标准,但以下几点受到普遍的赞同: (1)反复发作性的头痛,间歇期完全正常,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头痛。 (2)具备以下6条中的3条: ①头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时或不头痛时有发作性腹痛。 ②偏侧头痛。 ③搏动性头痛。 ④短期休息或睡眠后缓解。 ⑤有视觉异常等先兆。 ⑥有偏头痛家族史。 这比较符合Prensky提出的小儿偏头痛诊断标准。 小儿偏头痛 需要做哪些常规检查胃肠道症状重者可至代谢性酸中毒,应做血钠、钾、氯、钙,血pH等检查。
小儿偏头痛 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应做脑电图和脑血流图检查,可发现异常。
小儿偏头痛 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与癫痫相鉴别,家庭史,脑电图改变特点和发作特点可助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