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肺囊肿 如何诊断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的病史和上述X线所见是诊断要点。肺囊肿的临床表现往往是非特异性的,确诊本病主要依靠X线检查。单发的闭合性肺囊肿在X线下显示一个圆形或类圆形的实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晰,周围组织一般无明显的炎性浸润。肺外性囊肿多位于前纵隔的上方,多属单发,对气管或主支气管压迫,可引起阵发干咳,呼吸困难,可引起该侧肺组织过度充气,纵隔移位等。诊断依靠支气管镜检查及支气管造影,结合胸部正侧位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
小儿先天性肺囊肿 需要做哪些常规检查血气分析有低氧血症。继发感染时,外周血象有白细胞增高和中性粒细胞增高等。
小儿先天性肺囊肿 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1.X线检查 胸片上孤立性液性囊肿呈界限清晰的圆形致密阴影。孤立性含气囊肿呈圆形或椭圆形薄壁的透亮空洞阴影,大者可占据半个胸腔。其周围肺组织无浸润,可见正常含气的肺或无气的肺不张阴影。如囊肿与支气管沟通,则可见薄壁而含有气液平面的囊肿影(图 1)。如系多发性囊肿,可见多个环形空腔或蜂窝状阴影分布在一个肺叶内。
如肺囊肿位于后纵隔,出现食管压迫症状,吞咽困难时需作钡餐检查,以了解肿物与食管的关系,并可鉴别膈疝。 2.支气管造影 可以确定囊肿病变范围和位置。 3.CT 对于判断囊肿的部位、大小及邻近脏器的关系有帮助。大疱性囊肿与气胸的鉴别可作增强CT扫描,前者可见到肺血管影。 4.血管造影 有助于鉴别隔离肺。 5.B超 对于区分肺内、胸膜病变,气体、囊性、实性病变有一定作用,但对肺脓肿、囊性腺瘤等需要更进一步的鉴别。 6.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在出现咯血时,纤维支气管镜可了解黏膜的情况,查清出血部位,除外支气管肿瘤。 小儿先天性肺囊肿 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国内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献报道,肺囊肿的误诊率为36.6%~91.2%,平均47.7%。因此,鉴别诊断非常重要。多发性肺囊肿需与隔离肺、先天性腺瘤样畸形、肺猪囊尾蚴病、慢性脂性肉芽肿性肺炎鉴别;单发囊肿需与肺脓肿、结核空洞、癌性空洞及良性肿瘤鉴别。大泡性囊肿需与先天大叶性肺气肿、气胸鉴别。纵隔囊肿易误诊为纵隔淋巴结结核、畸胎瘤及各种纵隔肿物等。 1.肺炎后肺大疱 属后天性肺囊肿,多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肺炎后,其特点为空腔大小及形状短期内多变,其出现及消失均较迅速,与先天性肺囊肿长期存在截然不同。 2.肺脓肿 症状与肺囊肿继发感染者相同,但X线表现不同处为肺脓肿壁较厚,周围肺组织多有浸润和纤维性变。 3.肺内良性肿物 如肺结核球、假性炎症性肿瘤、肺包虫病、肺吸虫病、肺动静脉瘘等皆可在肺部出现球形病灶,应与孤立性液性肺囊肿鉴别。 4.大叶性肺气肿 见于新生儿期,多以急性呼吸窘迫起病,但亦可起病缓慢,于生后2~3个月以后症状明显,和巨大张力性含气囊肿不易区分,二者均需手术切除。 5.肺成熟障碍综合征(pulmonary dysmaturity syndrome,又称Wilson-Mikity syndrome) 见于早产儿,可于生后1~2周逐渐起病,呈进行性呼吸困难及肺功能不全,X线见两肺弥漫囊状影像,与多发性肺囊肿之环形空腔多局限于一叶不同。存活者X线变化可于4个月~2年恢复正常。 6.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 与多发性肺囊肿鉴别困难,二者均需手术切除治疗。 7.气胸 如果肺囊肿有通道与支气管沟通,此通道因不完全阻塞产生活瓣作用致空气仅入而不出,可形成巨大张力性含气囊肿,可占据一侧胸腔,并将纵隔推向对侧,此时须与气胸鉴别。其主要区别是气胸为空气在胸膜腔,肺组织被推向肺门,而肺囊肿的含气是在肺实质内,肺尖、肺底和肋膈角仍可有含气或萎陷的肺组织。 8.横膈疝 可似多发性含气肺囊肿,亦是位于一侧,症状相似,胃肠钡造影可资鉴别。 9.支气管扩张 常位于双下叶、左上叶舌段及右中叶,必要时可灌注碘油作支气管造影检查进行鉴别。 10.支气管囊肿 多位于后及中纵隔,但偶可位于肺实质内,呈多房性,含空气、液体或二者皆有,此时仅手术后病理检查才可与肺囊肿鉴别。 11.张力性气胸 生后不久即出现严重的胸内压迫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患侧胸部叩诊呈鼓音或高清音,听诊呼吸音减低,纵隔和心脏向健侧移位,临床上很似张力性气胸,主要为囊腔与支气管相通,形成张力性气囊肿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