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卵巢肿瘤 如何诊断卵巢肿瘤患者早期无任何症状,受孕后虽能感受到因妊娠引起的身体变化,但无法觉察到盆腔内有潜在的卵巢肿瘤。在临床上卵巢肿瘤可通过妊娠早期的妇科双合诊、三合诊检查及B超检查做出诊断。 1.卵巢肿瘤蒂扭转或破裂 孕妇在早孕或中孕期突感一侧下腹剧痛,难以忍受,且伴恶心、呕吐时,应首先考虑为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的可能,经检查后不难确诊。临床上以成熟型畸胎瘤发生蒂扭转者较多见。 2.难产 产妇分娩时,如产程延长,胎儿先露部高浮不能下降,阴道检查发现盆腔内有嵌顿的包块时,一般多为卵巢肿瘤导致的梗阻性难产,应立即行剖宫产结束分娩,然后按常规对卵巢肿瘤进行手术治疗。 3.手术时偶然发现 有时卵巢肿瘤是在早孕或中孕期行人工流产术时偶然发现的,故应重视在人工流产术前常规行双合诊和三合诊检查。也有的是在剖宫产术时偶然发现卵巢肿瘤的,因而在每次剖宫产时应在关腹前常规检查双侧附件,以免发生漏诊。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 需要做哪些常规检查目前尚无任何一种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为某一独特肿瘤专有,各种类型卵巢肿瘤可具有相对较特殊标志物;可用于辅助诊断及病情监测。 1.CA125 80%的卵巢上皮癌患者CA125水平高于正常值;90%以上患者CA125水平的消长与病情缓解或恶化相一致,可用于病情监测,敏感性高。血清CA125正常值为35U/ml。 2.AFP 对卵巢内胚窦瘤有特异性价值,对未成熟畸胎瘤、混合性无性细胞瘤中含卵黄囊成分者有协助诊断意义。血清正常值为20~25ng/ml。 3.HCG 对于原发性卵巢绒癌有特异性,恶性生殖细胞瘤常为混合型,HCG亦有升高。 4.CEA 原发性黏液性卵巢癌及胃肠道卵巢转移癌可升高。 5.性激素 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产生较高水平雌激素。浆液性、黏液性或勃勒纳瘤有时也可分泌一定量的雌激素。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 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盆腔B型超声检查:妊娠期盆腔B超检查是诊断卵巢肿瘤最可靠的方法,常可发现孕期盆腔检查所漏诊的卵巢肿瘤,因而可弥补盆腔检查的不足。但应注意,在孕晚期作B超检查时不能单纯着重于观察胎儿、胎盘和羊水情况而忽略了对子宫附件的检查,以免漏诊附件肿块。B型超声不但可明确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其与子宫间的相互关系,还可判断肿块内容物为囊性、实性或囊实相间以及有无分隔、盆腔内有无积液等。凡囊性包块可能为卵巢功能性囊肿或良性肿瘤,实性有分隔者一般均为卵巢肿瘤。发现卵巢包块后,妊娠期定期B型超声随访更有助于进一步确定包块的性质。如妊娠超过3个月以上,包块维持原有大小而无变化者可能为良性卵巢肿瘤,逐渐缩小者一般为卵巢功能性或生理性囊肿而非肿瘤,逐渐增大或出现结节生长者应考虑卵巢恶性肿瘤。CT检查对胎儿有害,孕期禁用。MRI检查虽可在孕期采用,但因其价格昂贵,在经B超检查确诊后,一般无必要再行MRI检查。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 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1.卵巢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见表2。
2.卵巢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1)卵巢瘤样病变(ovarian tumor like condition):为育龄期卵巢生理性增大。滤泡囊肿和黄体囊肿最常见。多为单侧,直径<5cm,壁薄,暂行观察或口服避孕药,3个月内多能消失,若持续存在或长大,应考虑为卵巢肿瘤。 (2)输卵管卵巢囊肿:为炎性囊块,常有不孕或盆腔感染史,有急性或亚急性盆腔炎病史,单侧或两侧附件区形成囊性块物,边界清或不清,活动受限。抗感染治疗后可缩小。鉴别困难者常须行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手术鉴别。 (3)子宫肌瘤:浆膜下肌瘤或肌瘤囊性变易与卵巢实质性肿瘤或囊肿相混淆。肌瘤常为多发性,与子宫相连,并伴月经异常如月经过多等症状,检查时肿瘤随宫体及宫颈移动。探针检查子宫大小及方向是有效的鉴别肿块与子宫关系的方法。 (4)妊娠子宫:妊娠早期或中期时,子宫增大变软,峡部更软,三合诊时宫体与宫颈似不相连,即Hegars征,易将柔软的宫体误认为卵巢肿瘤。但是妊娠妇女有停经史,若能详细询问病史,做HCG测定或超声检查即可鉴别。 (5)腹水:大量腹水应与巨大卵巢囊肿鉴别,腹水常有肝病、心脏病史,平卧时腹部两侧突出如蛙腹,叩诊腹部中间鼓音,两侧浊音,移动性浊音阳性;B型超声检查见不规则液性暗区,其间有肠曲光团浮动,液平面随体位改变,无占位性病变。巨大囊肿平卧时腹部中间隆起,叩诊浊音,腹部两侧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下腹肿物边界清楚,B型超声检查见圆球形液性暗区,边界整齐光滑,液平面不随体位移动。 3.卵巢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1)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症形成的粘连性肿块及直肠子宫陷凹结节与卵巢恶性肿瘤很难鉴别。前者常有进行性痛经、月经过多、经前不规则阴道流血等。试用孕激素治疗可辅助鉴别,B型超声检查、血清CA125等可辅助诊断,腹腔镜为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 (2)盆腔结缔组织炎:有流产或产褥感染病史,表现为发热、下腹痛,妇科检查附件区组织增厚、压痛、片状肿物达盆壁。用抗生素治疗症状缓解,肿物缩小。若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善,肿物反而增大,应考虑为卵巢恶性肿瘤。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 (3)结核性腹膜炎:常合并腹水,盆、腹腔内粘连性肿物形成,多发生于年轻、不孕妇女。多有肺结核史,全身症状有消瘦、乏力、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月经稀少或闭经。妇科检查肿块位置较高,形状不规则,界限不清,固定不动。叩诊时鼓音和浊音分界不清,B型超声检查、X线胃肠检查多可协助诊断,必要时行剖腹探查确诊。(4)生殖道以外的肿瘤:须与腹膜后肿瘤、直肠癌、乙状结肠癌等鉴别。腹膜后肿瘤固定不动,位置低者使子宫或直肠移位,肠癌多有典型消化道症状,B型超声检查、钡剂灌肠、静脉肾盂造影等有助于鉴别。(5)转移性卵巢肿瘤:与卵巢恶性肿瘤不易鉴别。若在附件区扪及双侧性、中等大、肾形、活动的实性肿块,应疑为转移性卵巢肿瘤。若患者有消化道症状,有消化道癌、乳癌病史,诊断基本可成立。但是多数病例无原发性肿瘤病史。